湘子桥 第 2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湘子桥 第 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湘子桥 第 4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湘子桥 第 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湘子桥 第 6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湘子桥 第 7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湘子桥 第 8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湘子桥 第 9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湘子桥 第 10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作品概括: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初为浮桥,由浮船连结而成,初名康济桥。后自两岸向江心逐墩修筑,至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建成23墩[4]。
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主持大桥重修,于桥上修筑楼阁12座,桥屋126间,并统一名称为广济桥。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知府谭伦增建一墩;嘉靖九年,减船六只,形成目前十八梭船廿四洲风格[4]。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时任知府张自谦再修,并铸鉎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洪水,东墩鉎牛坠入江中[2]。有此民谣道:“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4]。桥全长约520米,现存古桥墩21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
网友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