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飘响的地方 (/)

yyr | | 2019-10-23 | 到论坛讨论 | 整组浏览

《喀秋莎》飘响的地方

【《喀秋莎》飘响的地方】 第 1 幅

曝光: Auto exposure 光圈: F11.3 快门: 1/511 sec ISO: 200 曝光补偿: 0 EV 相机: 佳能 EOS-1Ds Mark III(配24-70mm镜头) 查看大图
手机看图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作品简介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创作,成为广为传唱的世界名曲。
这首歌实际诞生于中国珲春张鼓峰。1938年7月,日本为试探前苏联在远东的军事实力,封锁了图们江航道,挑起了张鼓峰战役,战役期间,正值珲春地区的夏季,漫山遍野盛开着梨花和野玫瑰花,清澈的图们江如缎带散落在原野中,水碧如蓝宁静幽雅,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激发了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灵感,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歌《喀秋莎》,后来著名作曲家勃兰切尔把它谱成了歌曲,朗朗上口的歌词和优美动听的旋律很快插上了传播翅膀,在隆隆的炮火蔓延流传。
今天的张鼓峰湖附近还留有依稀的战争遗迹,并建有张鼓峰战役纪念馆,一路还建有众多旅游设施和餐馆。白云悠悠下鲜花盛开的田野,牛羊安静吃草,小鸟自由欢唱,一切都是那么悠闲安宁,仿佛让人感受到80年前的那场战火,因孕育了《喀秋莎》这首战争神曲,把来之不易的和平渲染得那么神圣那么珍贵。
网友评论(10)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
表情
   [可按Ctrl+Enter发布]

声明:摄影部落仅为网友提供网络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yyr
收藏
选择图册
6
0
10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