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潮

gz2010.photo.pconline.com.cn [复制]

大洋路十二门徒石

( 1 / 17 ) 由 管理员 设置为精华
展开全部作品 |  评论(0) |  支持← →键盘翻页
大洋路十二门徒石

大洋路十二门徒石 第 1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尼康 D300 查看原图

  • 大洋路十二门徒石 1/17
  • 大洋路十二门徒石 2/17
  • 大洋路十二门徒石 3/17
  • 大洋路十二门徒石 4/17
  • 大洋路十二门徒石 5/17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
拍摄主题:风光 拍摄地点:澳洲墨尔本 拍摄时间:2010-02-24
作品性质:原创 所得票数:125 点击次数:6524

作品概括: 据介绍,大洋路The Great Ocean Road,是澳洲维多利亚省的一条行車公路,全长276公里,修建在南太平洋沿岸,一边是波涛汹涌的海洋一边是山岩陡峭的中间,起點自托尔坎(Torquay),终点于亚倫斯福特(Allansford)。大洋路始建于1920年,在1932年竣工。
  这条路,是当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归来的5万名澳洲士兵,用自己的血汗和简陋的工具耗时13年才修成的。一战结束后,那些幸存的人回到了家乡,但是正赶上经济大萧条,很多人在失业,这些回来的士兵根本找不到工作,政府处于无奈,只有安排这批士兵开荒修路。当时认为这条公路毫无经济价值,只是作为安置就业的权宜之计。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人考虑到未来战争的需要,修一条澳洲的环岛路。老兵们非常热烈地响应了这个号召,他们拿着铁锹、镐头,推着独轮车,带着简单的行李,像当年奔赴战场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了这里,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开始用他们的双手修路。两年以后,他们的行动和精神终于感动了社会,一些企业家、有钱人甚至普通市民都加入到修路的行列里来,1932年的11月6日,这条公路终于建成通车了。由于在英语中通常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称为“Great War ”,这条路又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修建的,所以被正式命名为“Great Ocean Road” (大洋路)。
  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大洋路缔造者们勇敢无畏、团结协作的精神,墨尔本著名雕刻家 Julie Squires创作出的一个手握锄头和铁铲的退伍军人雕像。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式被定为国家自然公园对游客开放。经过20多年的开发和推广,现在已成为澳洲境内为数不多的世界著名景点之一。其实,这个景点的看点不在于路,其精华在坐落于大洋路上的12块巨大的断壁岩石-----十二门徒石(The Twelve Apostles)。十二门徒石形成于海水对石灰岩悬崖的侵蚀。在过去的上千万年里,南大洋的风暴和充满爆炸力的大风,慢慢地侵蚀着这些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在悬崖上形成许多洞穴,洞穴逐渐变成拱门。当拱门坍塌后,这些高达45米的巨石就被从大陆岸边分离出去,它们形态各异,犹如人的面孔,称为“十二使徒石”(十二使徒石的名称取材自耶稣的十二门徒) 。由于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海水的侵蚀现在十二使徒石剩下不多了。
  为邻略这南太平洋海岸的风采特意从地面和乘坐直升机尝试不同的角度用镜头去感受她。这算是澳洲之旅一个交代吧。

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 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 )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本组作品使用相机
尼康 D300(单机) 已停产
相机类型:单反数码相机
变焦倍数:视镜头而定
液晶屏尺寸:3英寸
有效像素:1230万像素
传感器尺寸:
更多参数>>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