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生 摄 影 展 厅

mqyls.photo.pconline.com.cn [复制]

金沙堂谒祖

( 1 / 18 ) 湘子木易 设置为精华
展开全部作品 |  评论(0) |  支持← →键盘翻页
金沙堂谒祖

金沙堂谒祖 第 1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索尼 DSC-RX100 查看原图

  • 金沙堂谒祖 1/18
  • 金沙堂谒祖 2/18
  • 金沙堂谒祖 3/18
  • 金沙堂谒祖 4/18
  • 金沙堂谒祖 5/18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
拍摄主题:纪实 拍摄地点:闽清金沙镇 拍摄时间:2013-05-05
作品性质:原创 所得票数:230 点击次数:12152

作品概括: 5月5日,台湾台中市三圣府干事长纪春英女士、圣德宫主管陈清辉先生率二十多位信众专程来到闽清金沙镇金沙堂张圣真君祖殿谒祖进香,他们从台湾带来大量祭品,整个祭祀过程持续数小时,仪式繁杂,神态虔诚。圣德宫主管陈清辉先生说,他已是第三次率团来祖殿进香,前二次来进香的台湾信众均达100多人!本人应县台办之邀,有幸参与了这一活动,并与台胞们座谈交流!
    张圣君,张公,张公圣君,监雷御史,五雷法主,荡魔将军,张圣公,张圣者,法主公,为海峡两岸居民所笃信的神明,并发展到以东南亚为主的世界各地,全球信众逾亿人,台湾信众一千多万,信仰张圣君人数在台湾道教中仅次于妈祖。既然台湾信众如此之多,那金沙堂祖殿对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也就非同寻常了,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该祖殿至今只是一个县级文保单位,连个巿级都没有,甭说省级国家级了,究其原因,据说是一些专家认为该祖殿的一些南宋文物在修建时被破坏了,所以不予认可。我说这些砖家真是刻板到家了,对于该殿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沟通的重要作用视而不见,死抱一些条条框框,这种砖家真的要去吃屎。气愤难忍,骂人了!其实,对于金沙堂祖殿,政府要高度重视,将其打造成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增进两岸之间的沟通了解,为祖国的最终统一发挥其最大的效应!
    史载,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农历七月廿三,张圣君出生在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苦难中度过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福建通志》、《永泰县志》、《闽清县志》、《闽都别记》、《夷坚志》和《游宦纪闻》等对张圣者生平的记叙都大同小异:“张圣者,永福(永泰)人,以采薪鬻锄柄为业,一日入山遇仙,食以桃,因忽忽若狂,谈未来事无不验。素不谙书,忽奋笔作字,得羲、献体,因度为僧。作字多以左手,或足指扶笔……”此后,张圣者云游于本邑和邻县的闽清、尤溪、德化、永春、莆田、仙游等地。那时,南宋政府腐败,社会混乱,到处魑魅魍魉出没(称五通鬼),残害百姓。张圣者目睹此景,大显神威,驱妖斩魔,除害灭祸,惩恶扬善,救民于水火。民间流传的《圣君履历咒》详细记叙其事迹:绍兴丁丑年,圣者“十九岁到尤溪,募化缘金造桥亭”;淳熙癸巳年“再造建宁水西桥”,时逢漳州大旱,“圣君顷刻行文法,须臾降下滂沱雨”;绍兴壬午年,闽清大旱,圣者“牵牛创凿水枧际,穿通灌溉旱水田”;淳熙戊戌年,尤溪“黎民患瘟疫”,圣者“寻找草药救病民”。张圣者对邪魔更是疾恶如仇,常怀济民救世之志。绍兴己卯年秋,德化流氓地痞猖獗,圣者神通广大,降服了这批“五通鬼”,让百姓过安康的日子。圣者每云游一地,都宣扬“恶有恶报,善有善果”的道教因果道理。路见不平,拔剑斩妖魔;遇大旱,凿渠引甘露;遇病民,寻草药治病,做好事不胜枚举。淳熙十年(1183年)圣者云游到闽清十四都金沙,修得正果,坐在九龙潭巨石上,羽化升天。享年45岁。乡人即以其身躯塑像建金沙堂奉祀,此寺为张圣君之“祖殿”;当年,永福人以其头颅塑像,建方壶寺奉祀,称为“母殿”。方壶寺雄踞于盘谷乡岩狮峰峭壁悬崖下,占地3000多平方米,气势宏伟,绿树翠竹环抱,环境清幽。近年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辟为旅游景点。
    张圣君的鸿恩大德,到处传闻,被万民崇拜敬仰,人们奉他为保境之神,塑像建寺奉祀。张圣君的信仰文化已传播到八闽大地,台湾的台北、宜兰、新竹、台中、彰化、云林、高雄等县市都有祀庙。

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 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 )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本组作品使用相机
索尼 DSC-RX100 已停产
相机类型:卡片数码相机
变焦倍数:3.6倍光学变焦
液晶屏尺寸:3英寸
有效像素:2020万像素
传感器尺寸:1英寸(13.2×8.8mm)
更多参数>>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