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松

500920.photo.pconline.com.cn [复制]

北京古观象台

( 1 / 16 )
展开全部作品 |  评论(0) |  支持← →键盘翻页
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 第 1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索尼 A350 查看原图

  • 北京古观象台 1/16
  • 北京古观象台 2/16
  • 北京古观象台 3/16
  • 北京古观象台 4/16
  • 北京古观象台 5/16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
拍摄主题:国内 拍摄地点:北京古观象台 拍摄时间:2015-08-21
作品性质:原创 所得票数:23 点击次数:1066

作品概括: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它以建筑完整、仪器精美、历史悠久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于世。观象台在明朝时被称为“观星台”,台上陈设有简仪、浑仪和浑象等大型天文仪器,台下陈设有圭表和漏壶。清代时观星台改称“观象台”,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央观星台。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天文台上先后增设了八件铜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均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1]  
观象台建于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古观象台台体高约14米,台顶南北长20.4米,东西长23.9米。上设8架清制天文仪器。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仍存的古观象台中保持连续观测最悠久的,它还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清制8架铜仪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古象台移交给北京天文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 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 )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本组作品使用相机
索尼 A350(单机) 已停产
相机类型:单反数码相机
变焦倍数:视镜头而定
液晶屏尺寸:2.7英寸
有效像素:1420万像素
传感器尺寸:23.6×15.8mm
更多参数>>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