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江南

.photo.pconline.com.cn [复制]

飞入菜花无处寻

( 1 / 5 )
展开全部作品 |  评论(22) |  支持← →键盘翻页
飞入菜花无处寻

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 1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 飞入菜花无处寻 1/5
  • 飞入菜花无处寻 2/5
  • 飞入菜花无处寻 3/5
  • 飞入菜花无处寻 4/5
  • 飞入菜花无处寻 5/5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
拍摄主题:人像 拍摄地点: 拍摄时间:
作品性质:原创 所得票数:270 点击次数:1450

作品概括: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 一作:花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古人表达情感含蓄、细腻,文字锤炼、传神,细处着手,精心刻画,追求语言文字的意境美、韵律美。
    现代人表达则直白、快捷。表示惊讶,一般都是连用好几个“卧槽”。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 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 )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