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牛 摄 影 博 客

464926961.photo.pconline.com.cn [复制]

茶道-中国茶文化

( 1 / 16 )
展开全部作品 |  评论(0) |  支持← →键盘翻页
茶道-中国茶文化

茶道-中国茶文化 第 1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7.1  快门:0.04 sec  ISO:20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尼康 D300 查看原图

这个紫砂壶价值八万元,看下有什么不一样呢?

  • 茶道-中国茶文化 1/16
  • 茶道-中国茶文化 2/16
  • 茶道-中国茶文化 3/16
  • 茶道-中国茶文化 4/16
  • 茶道-中国茶文化 5/16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
拍摄主题:纪实 拍摄地点:厦门 拍摄时间:2009-03-10
作品性质:原创 所得票数:7 点击次数:1402

作品概括: 价值连城的紫砂壶

紫砂陶是中国陶瓷中的一支奇葩。它的历史并不长,但其起源和发展,却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有关,也与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及茶饮方式的演变紧密相连。

紫砂陶器,是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烧制而成的无釉细陶器,称作“紫砂器“,又称“紫砂“。其颜色多呈紫褐、朱砂红和葵黄等色。它的出现,晚于陶、瓷,属澄泥系。

紫砂原料色泽多变。本身颜色有多种,经过烧制,呈现的色彩会有几十种之多,如海棠红、枣红、朱砂紫、葵黄、墨绿、白砂、梨皮、淡墨、沉香、水碧、冷金、闪色、葡萄紫、榴皮、豆青、紫铜、清蓝、琅玗翠、铁灰铅等等。所以,紫砂器仅凭自身的天然色泽,就很高雅质朴,光鲜色美。

紫砂泥的分子排列特殊,呈鳞片状结构,与一般陶瓷泥的颗粒状结构不同,它的冷热急变性好,热传导变性低,抚摸不烫手,注入沸水及火上煎烧,都不易炸裂,因而优于一般的瓷器,非常适合烧制茶具。它的可塑性也好,指数高达十七左右,烧成后不易变形,能够创作出精美绝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备的紫砂器具来。

宜兴因其独有的紫砂泥料及其优良的性能,为其紫砂陶业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物质条件。故明清以来,不少人盛赞宜兴“世间茶具称为首“,“人间珠玉安足取,应羡溪头一丸土“。宜兴的陶瓷业,上溯新石器时代,已历几千年,为紫砂陶器的发展准备了优厚的条件。宜兴的紫砂陶器创于北宋,初期制作粗劣,直至明代中期,上层社会的文人墨客盛行饮茶之风,宜兴紫砂才开始盛行。明代人泡饮讲究“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此时,紫砂器的造型艺术臻于成熟,各种款式层出不穷。明万历后,到清代乾隆时,宜兴的紫砂业迅速发展至全盛期,并向纵深方向发展。除大量生产紫砂壶外,紫砂花盆及各种陈设品、文房四宝等,形式纷呈,应有尽有。清代后期,紫砂名家高手与文人合作,把中国传统的雕塑、诗词、绘画、金石、篆刻等技艺与紫砂泥的特质相结合,创造出许多精妙绝伦的佳作。

下面的紫砂壶都是价值过万的大师精品.特别感谢挺秀茶业有限公司提供协助拍摄!!!

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 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 )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本组作品使用相机
尼康 D300(单机) 已停产
相机类型:单反数码相机
变焦倍数:视镜头而定
液晶屏尺寸:3英寸
有效像素:1230万像素
传感器尺寸:
更多参数>>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