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挥视野

hui2009.photo.pconline.com.cn [复制]

飘色

(共9p)

飘色 第 1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富士 FinePix F200EXR纪念版 查看原图

飘色 第 2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富士 FinePix F200EXR纪念版 查看原图

飘色 第 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富士 FinePix F200EXR纪念版 查看原图

飘色 第 4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富士 FinePix F200EXR纪念版 查看原图

飘色 第 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富士 FinePix F200EXR纪念版 查看原图

飘色 第 6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富士 FinePix F200EXR纪念版 查看原图

飘色 第 7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富士 FinePix F200EXR纪念版 查看原图

飘色 第 8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富士 FinePix F200EXR纪念版 查看原图

飘色 第 9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富士 FinePix F200EXR纪念版 查看原图

拍摄主题:纪实 拍摄地点:佛山 拍摄时间:2010-04-16
作品性质:原创 所得票数:11 点击次数:8585

作品概括: 飘色  
亦称为“挑色”,数人抬着“色板”(飘色以“板”计量,一组节目为一板),选小童扮演各种戏剧故事,以数米高的竹竿或“色梗”,“挑着”表演,给人以飘的感觉。飘色活动多于神诞迎神出游或秋色赛会时表演,以番禺沙湾最为著名。佛山出秋景,沙湾飘色必来助庆,清代乾隆以后,佛山人借鉴沙湾飘色之技法,多以竹竿作梗,表演的难度更大,故佛山人多称之为“挑色”。

 飘色飘是指脱离地面,尽展凌空之美。色(原意是饰)是精心巧妙的伪装.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
  据说广东飘色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先后经历了“转色”、“板色”两个阶段。转色就是在手推车中间安一个木铁轴,上面再放一块中间可以转动的有孔的板子,一两个扮成各种造型的人物(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这块板子上。板色则让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饰更为华丽,人物也增加到四个。
  飘色最大的亮点就是“色仔”、“色女”,他们装扮和演示的水平、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水平,因此,每次不管是受邀出外巡游还是在乡村巡游,“色仔”、“色女”都精挑细选,并不是谁想当就能当。“色仔”、“色女”就是百里挑一的,年龄在7至9岁,容貌俊俏,精灵乖巧,还需有一定的表演天份。

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 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 )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本组作品使用相机
富士 FinePix F200EXR纪念版 已停产
相机类型:卡片数码相机
变焦倍数:5倍光学变焦
液晶屏尺寸:3.0英寸
有效像素:1200万像素
传感器尺寸:1/1.6英寸
更多参数>>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