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一瞥》 第 2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2.8 快门:1/320 sec ISO:8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3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 快门:1/320 sec ISO:8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4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3.5 快门:1/160 sec ISO:8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5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 快门:1/80 sec ISO:8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6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2.8 快门:1/250 sec ISO:8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7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2.6 快门:1/250 sec ISO:32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8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2.6 快门:1/200 sec ISO:8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9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 快门:1/125 sec ISO:8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10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 快门:1/200 sec ISO:8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11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3.2 快门:1/160 sec ISO:8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12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1/125 sec ISO:2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13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0.01 sec ISO:4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14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 快门:1/80 sec ISO:4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15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400 sec ISO:8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16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 快门:1/250 sec ISO:16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老城厢一瞥》 第 17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 快门:1/250 sec ISO:2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索尼 DSC-W570 | 查看原图 |
作品概括:
上海老城厢是上海历史的发祥地。老城厢位于原南市区,现属黄浦区。
何为城厢?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为了防御倭寇侵袭,这里建造起了环城墙,
城墙内称“城”,城墙外热闹处称“厢”。这就是老城厢名称的由来。
时光荏苒,多少年过去了,老城厢似乎还是原来的那个老城厢,默默地继续着上海市井人家的平常生活。
独特的民居建筑及市井文化,不仅是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瑰宝,也是老城厢的“魂”。
上海老城厢,已经深藏在我们的记忆、情感中。
上海老城厢,渐渐飘逝的风景。 (文字参考网络)
网友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