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2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7.1 快门:1/399 sec ISO:80 曝光补偿:-33/10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3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1/60 sec ISO:80 曝光补偿:-33/10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4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1/13 sec ISO:80 曝光补偿:-133/10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5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2.2 快门:1/7 sec ISO:200 曝光补偿:-66/10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6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2.2 快门:1/39 sec ISO:200 曝光补偿:-66/10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7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2.2 快门:1/79 sec ISO:200 曝光补偿:-66/10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8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2.2 快门:1/7 sec ISO:200 曝光补偿:-66/10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9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1/199 sec ISO:80 曝光补偿:-33/10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10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1/249 sec ISO:80 曝光补偿:-33/10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11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1/399 sec ISO:125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12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159 sec ISO:8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13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1/79 sec ISO:80 曝光补偿:-33/10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14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7.1 快门:1/159 sec ISO:80 曝光补偿:-33/10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晋祠的初秋(晋祠-Ⅰ) 第 15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7.1 快门:1/319 sec ISO:80 曝光补偿:-33/100 EV 相机: 松下 DMC-LX5 | 查看原图 |
作品概括: 没到太原,朋友就对我说:“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啊!可真是这样。那浓郁、厚重的文化背景,质朴且带点机敏的民风,无法使你有任何的无视。殿、庙、桥、台、坊、楼、宫、祠、洞、轩、阁、亭,在我记忆之中,还真没想到有第二处把这些融合一起的地方,且具有代表性。晋祠以祖先、山川崇拜为主,儒、释、道及民间诸神为辅的完善的祭祀场所逐渐形成。晋祠也就成了从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释迦牟尼到土地神、关帝老爷至文曲星君、英雄侠女等群“仙”会聚的地方,它们无不互弃己见,各居晋祠一隅,共享人间香火。这独特的融合注定使晋祠成为我们今天巨大、丰厚的遗产。
网友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