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的博客

.photo.pconline.com.cn [复制]

《赵州桥》

(共7p) 林镜缘 设置为精华

《赵州桥》 第 1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尼康 D80 查看原图

《赵州桥》 第 2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尼康 D80 查看原图

《赵州桥》 第 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尼康 D80 查看原图

《赵州桥》 第 4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尼康 D80 查看原图

《赵州桥》 第 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尼康 D80 查看原图

《赵州桥》 第 6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尼康 D80 查看原图

《赵州桥》 第 7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尼康 D80 查看原图

作品概括: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河北省赵县城南2.5公里处,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师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
赵州桥结构新奇,造型美观,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为37.37米,是一座由28道独立拱券组成的单孔弧形大桥。
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则在于它的“敞肩拱”的创造,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在大拱的两肩,砌了四个并列的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节省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又利于小拱对大拱的被动压力,增强了桥身的稳定性。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安济桥在14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住无数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摇撼,以及车辆重压,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河之上。
    古代赵州桥“吞齐跨赵”,地处兵家必争之咽喉要道,肩摩击轱的行人车马日夜不息,加上地震水患,战争兵燹,屡有损伤,自唐至今已曾经8次修缮。现在看到的赵州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1958年全面、彻底整修后的,这也是建桥130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修复工程。

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 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 )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本组作品使用相机
尼康 D80(单机) 已停产
相机类型:单反数码相机
变焦倍数:视镜头而定
液晶屏尺寸:2.5英寸
有效像素:1020万像素
传感器尺寸:23.6×15.8mm
更多参数>>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