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草寺]东京最牛的人力车夫 第 1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19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查看原图 |
[浅草寺]东京最牛的人力车夫 第 2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13 快门:1/7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查看原图 |
[浅草寺]东京最牛的人力车夫 第 3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13 快门:1/15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查看原图 |
[浅草寺]东京最牛的人力车夫 第 4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15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查看原图 |
[浅草寺]东京最牛的人力车夫 第 5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31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查看原图 |
[浅草寺]东京最牛的人力车夫 第 6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15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查看原图 |
[浅草寺]东京最牛的人力车夫 第 7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13 快门:1/15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查看原图 |
[浅草寺]东京最牛的人力车夫 第 8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13 快门:1/24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查看原图 |
作品概括: 人力车,对于咱北京人来说人力车并不陌生,老北京叫拉洋车的,老上海叫黄包车,广州叫车仔,日本的人力车叫东洋车。原来人力车的起源在1868年明治初期的日本,当时是日本平民的一种交通工具,现在主要出现在一些旅游景点,车夫也主要承担了景点讲解员的工作。19世纪传入中国以后,因为1913年在上海租界规定公共人力车必须漆成黄色,因此在国内被称为黄包车。我们坐的是原汁原味的日本人力车,衣着打扮都保持当时的风格,日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传承值得我们学习。
网友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