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好摄

abcljh8941.photo.pconline.com.cn [复制]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共17p) 子禾 设置为精华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1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2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4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6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7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8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9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10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11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12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1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14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1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16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福州传统 手工绝活---拉线面 第 17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拍摄主题:纪实 拍摄地点: 拍摄时间:
作品性质:原创 所得票数:26 点击次数:2536

作品概括: 现在的面制品,绝大多数以机器代替了手工,只有在福州的乡村地头,还有少数以此谋生的人起早摸黑“拉线面”,成为一道令人心酸又吸引眼球的手工绝活。
福州线面始于宋代,历史悠久,宋代名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说的就是线面。
    线面是福州吃文化的象征之一,相传它是王母娘娘的女儿九天玄女撒向人间的纱线,故而福州的线面工人拜九天玄女为“切面始祖”,家里供奉九天玄女神像,神像旁悬挂对联,左边是:“金梭玉帛”,右边是“牵丝如缕”,横批是“巧夺天工”。
    福州线面拉开长度可达180厘米,细仅0.6至0.7毫米直径,挽面时在面头上扎上红线,由于线面是面类中最长的面,又称“长面”或“寿面”,因其蕴含着富贵吉祥、健康长寿等美好祝福,深受福州人民喜爱,大年初一,人们都要吃一碗线面,祝福健康长寿。线面还有以下别称:祝寿送线面称“寿面”,妇女分娩坐月子以其为主食,佐以蛋酒、鸡汤而称“诞面”,结婚订亲男方送女家的叫“喜面”,远离家门返归或远客入门煮线面加两个蛋款待,谓“太平面”。
    听介绍,拉线面要选在有太阳的时候,不然线面会发霉,还不宜太干,干了易碎。制作的时间要九个小时,精选优质面粉为原料,佐以食盐、生抽、薯粉等,掌握阴晴气温,经发剂、拌剂、绞剂、切条、粉条、油条、串面、挂面、拉面和换面等十道工序,方能制作而成,工艺考究,巧夺天工。

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 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 )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