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老汉

trly207.photo.pconline.com.cn [复制]

铜仁挂社

(共13p)

铜仁挂社 第 1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  快门:1/160 sec  ISO:16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铜仁挂社 第 2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8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铜仁挂社 第 3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  快门:1/6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铜仁挂社 第 4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  快门:0.01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铜仁挂社 第 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铜仁挂社 第 6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8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铜仁挂社 第 7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  快门:0.01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铜仁挂社 第 8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  快门:0.01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铜仁挂社 第 9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1/8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铜仁挂社 第 10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  快门:1/60 sec  ISO:125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铜仁挂社 第 11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  快门:0.01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铜仁挂社 第 12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4  快门:1/60 sec  ISO:4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铜仁挂社 第 1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拍摄主题:纪实 拍摄地点: 拍摄时间:
作品性质:原创 所得票数:48 点击次数:771

作品概括: 挂社是铜仁地方独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始于北宋时期,延续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该习俗是对新近亡故亲人的一种祭奠方式,通常从亲人亡故当年开始,连续举办三次,每年一次,第一年称开社,第二年称团社,第三年称圆社。第一年的开社和第三年的圆社是挂社的重点,前往的人比较多,亲朋齐聚,带上香纸、炮竹,前去墓地祭奠亡者。
每年春分时节,以农历二月二十一日为正社,前三天后四天均为挂社日。届时,家人就要准备社饭、酒菜、炮竹,并邀约亲朋好友一同前往墓地祭奠逝去的亲人。挂社包括祭祀和吃社饭两个内容,每个内容都有它特别的含义和意义。
社饭是由糯米和蒿菜做成,为什么要掺和蒿菜呢?一是说过去父母养育子女太劳累、太辛苦,所以在给他们挂社做社饭时就要掺和苦蒿一起蒸一起吃,便于子     女记住父母的苦处、恩情,永远怀念和感恩他们。二是从直观的角度讲,糯米饭糍糯、耐蠕磨吃了不易消化,加上苦蒿能起到易于消化,使人吃社饭既品尝到美食,又不会造成消化不良的问题。三是从科学角度讲,蒿菜中含有特殊的香味挥发油,有助于宽松理气,消食开胃,增加食欲。四是蒿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可以养心安神、降压补脑,清血化痰,润肺补肝,稳定情绪,防止记忆力减退。第五淡淡的苦味,有利于消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通利小便,消除水肿等功效,就因为这些作用,所以人们在做社饭时就需要加蒿菜。
从祭祀到吃社饭,包含着浓厚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色彩。

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 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 )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