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棕扇舞] 第 2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19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3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25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4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9 快门:0.01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5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25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6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40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7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25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8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40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9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40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10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2.8 快门:1/4999 sec ISO:4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11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24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12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25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13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25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14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25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15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40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哈尼族棕扇舞] 第 16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4.5 快门:1/40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作品概括:
棕扇舞是哈尼族的一种特色舞蹈。哈尼族棕扇舞是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之一,流行于元江羊街乡那诺街哈尼族聚居地。舞蹈的起源与古老的狩猎采集生活和祭祀活动有关,从模仿狩猎中的禽兽飞跃奔跑和表现猎人凯旋归来的心情,到表现手拿棕扇驱鬼祭神的场景都有体现。
棕扇舞是源于哈尼族古代图腾崇拜的祭祀舞蹈,表演者头戴银光闪亮的鸡冠帽,手持形似扇子的棕榈叶,在哈尼族民间音乐的伴奏下,踩着鼓点翩翩起舞。舞者象一只吉祥的白鹇,棕榈叶象征白鹇鸟羽翼,模拟白鹇鸟在树下嬉戏、漫步、四处窥探等自然形态,举手投足,一招一式,如白鹇展翅,上下晃动,划出优美的动律,棕扇舞给人以美感的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哈尼人民崇尚自然的博大情怀,表达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棕扇舞最初主要用于祭祀活动,舞姿不求统一,但每个动作均有象征性,男性模拟动物或鸟类,女性手持棕扇模拟白鹇鸟动作,各自起舞,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既庄重肃穆又感情真挚。随着社会发展,棕扇舞逐渐淡化祭祀成分,发展为今天既可用于祭祀仪式更是自娱活动的舞蹈,不仅在祭祀、丧葬时歌舞,逢年过节、农事休闲时亦歌亦舞。
棕扇舞以铓、鼓、钹和唢呐等为伴奏乐器,道具由内装谷子、包谷、荞子、银链、铜币的一对竹筒及若干松枝组成,摆放在竹篾席上。棕扇为女子专用道具。舞蹈有一定技巧性,动作古朴、厚重、风趣,多用脚步颤动,起伏开跨及大小手臂的甩转,部分舞姿与岩画舞图相似。有“老熊洗脸”“猴子作揖”“猴子抱瓜”“老鹰抓小鸡”“老熊穿裤”“猴子搂腰”“公鸡斗架”“猴子掰包谷”“老鹰拍翅膀”“老熊走路”等10多套动作,形态逼真、舞姿优美,民族特征鲜明,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网友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