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短脚鹎 第 2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头短脚鹎 第 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头短脚鹎 第 4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头短脚鹎 第 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头短脚鹎 第 6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头短脚鹎 第 7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头短脚鹎 第 8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头短脚鹎 第 9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作品概括: 白头短脚鹎(学名 Hypsipetes thompsoni,英文名 White-headed Bulbul)属于雀形目、鹎科。中等体型(20厘米)的黑色鹎。尾略分叉,嘴、脚及眼亮红色。部分亚种头部白色,西部亚种的前半部分偏灰。与红嘴椋鸟的区别在胸及背部色深。亚成鸟偏灰,略具平羽冠。虹膜-褐色;嘴-红色;脚-红色。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树林中,食果实及昆虫,有季节性迁移。冬季于中国南方可见到数百只的大群。
网友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