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胸苦恶鸟 第 2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160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3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胸苦恶鸟 第 3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250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胸苦恶鸟 第 4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250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胸苦恶鸟 第 5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50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胸苦恶鸟 第 6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50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胸苦恶鸟 第 7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50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胸苦恶鸟 第 8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40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胸苦恶鸟 第 9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50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胸苦恶鸟 第 10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80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胸苦恶鸟 第 11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100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胸苦恶鸟 第 12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100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胸苦恶鸟 第 13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80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胸苦恶鸟 第 14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100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白胸苦恶鸟 第 15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320 sec ISO:125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作品概括: 白胸苦恶鸟(学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属于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共有4个亚种。嘴基稍隆起,但不形成额甲,嘴峰较趾骨为短;跗骨较中趾(连爪)为短;翅短圆,不善长距离飞行。善奔走,在芦苇或水草丛中潜行,亦稍能游泳,偶作短距离飞翔,以昆虫、小型水生动物以及植物种子为食。在繁殖期间雄鸟晨昏激烈鸣叫,音似“kue,kue,kue”,故称“姑恶鸟”或“苦恶鸟”。在荆棘或密草丛中,偶亦能在树上,以细枝、水草和竹叶等编成简陋的盘状巢。分布于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太平洋诸岛屿,华莱士区和中国。
网友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