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2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4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6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7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8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9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10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11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12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1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14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1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16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17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18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19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20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21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22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2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24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2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26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27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28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29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30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31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32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3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34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3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36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37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福建漳州港石坑社区 “送王船” 第 38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作品概括:
12月12日,漳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民俗活动在漳州开发区石坑社区举办,上千名当地群众以及台湾地区的25名同胞齐聚保泉宫,自发参与这项传统活动,共同见证这四年一次的民俗盛典。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甚为热闹。
送王船,也称烧王船、王船祭、贡王、王醮等,是闽台地区“王爷信仰”最具代表性的仪式,旨在表达先民对海洋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当天下午4时,纯手工特制的三桅杆穆帆船,在近20支民俗表演队的陪伴下开始巡游。据介绍,这艘王船是当地历届“送王船”活动中最大的一艘,长达7.3米,宽2.16米,船身高1.5米,总高度8.5米(含船桅杆7米在内)。当天巡游的队伍长达800米,过境之处,气势浩荡,人们手持香火祭拜,祈祷安居乐业、祥和幸福。傍晚时分,王船到达开发区14号码头沙滩处,船头朝着大海,周围鞭炮齐鸣,人们引火将王船连同贡品一并焚烧,与当天厦门湾上空美丽的火烧云交相辉映。
闽台“送王船”各有特点、百花竞艳,都是依海为生的海洋经济群体的精神支柱。作为海峡两岸民众共同的民俗文化,“送王船”习俗已成为联系闽台情谊的平台。
据悉,石坑社区保泉宫信仰的“送王船”民间习俗已有300多年历史,每逢丑、辰、未、戌年间四年举行一次“送王船”习俗活动,本意是为了送瘟神,俗称“做好事”,是长期流行于闽台渔村的民间习俗,意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网友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