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 第 2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11 快门:1/60 sec ISO:64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大慈恩寺 第 3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11 快门:1/79 sec ISO:64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大慈恩寺 第 4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11 快门:1/39 sec ISO:64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大慈恩寺 第 5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11 快门:1/79 sec ISO:64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大慈恩寺 第 6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11 快门:1/15 sec ISO:64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大慈恩寺 第 7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11 快门:1/24 sec ISO:64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大慈恩寺 第 8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7.1 快门:1/159 sec ISO:64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大慈恩寺 第 9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7.1 快门:1/159 sec ISO:64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 查看原图 |
作品概括:
大慈恩寺原为隋代无漏寺,唐武德初年废弃。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重修再建,取名“慈恩思”。寺院建成后宣令度僧三百,礼请从印度取经归来的高僧玄奘三藏法师为首任焦持,在此翻译佛教经典十余年,创立了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一—法相唯识宗
寺内大雁塔巍然吃立,商全入云,是玄奘法师为珍藏经典于唐永微三年(公元652年)修建。塔七层,高645米,虽经千年沧桑,仍然完好无损。
现在的大慈恩寺,系唐低大慈思寺的西塔院,占地76余亩(510738.4m)。2000年,寺内新建了5000平方米的仿唐建筑群玄类三藏院。
网友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