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斜塔》 第 2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比萨斜塔》 第 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比萨斜塔》 第 4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比萨斜塔》 第 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比萨斜塔》 第 6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比萨斜塔》 第 7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比萨斜塔》 第 8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比萨斜塔》 第 9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比萨斜塔》 第 10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比萨斜塔》 第 11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比萨斜塔》 第 12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 查看原图 |
作品概括:
中学时,学习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时,知道了关于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扔铁球的故事。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结论。
伽利略的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这次的欧洲行终于满足了我去看比萨斜塔的愿望。
网友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