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君的博客

.photo.pconline.com.cn [复制]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共19p)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1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9  快门:1/19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2/3 EV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2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9  快门:1/124 sec  ISO:100  曝光补偿:1 EV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4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8  快门:1/15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5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11  快门:1/24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6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8  快门:1/79 sec  ISO:16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7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79 sec  ISO:14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8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9  快门:1/99 sec  ISO:280  曝光补偿:1 EV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9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9  快门:1/31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1 EV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10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1/49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1/-3 EV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11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1/79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1/-3 EV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12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1/799 sec  ISO:200  曝光补偿:1/3 EV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1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14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1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16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1/999 sec  ISO:2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17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6.3  快门:1/799 sec  ISO:2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18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查看原图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第 19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9  快门:1/49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拍摄主题:风光 拍摄地点: 拍摄时间:
作品性质:原创 所得票数:57 点击次数:1430

作品概括: 徐州汉文化景点---龟山汉墓

龟山汉墓位于徐州市九里山北面的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
其中南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 喇叭形状,有南北两墓道,墓室由人工开凿而成。每条通道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到1/10000,南北通道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是1/16000,通道地平面,内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0/1000的自然坡度,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每条通道由26块塞石分上下两层堵塞,每层13块,每块塞石重达6-7吨。墓室十五间,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墓葬东西全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容积达到2600多立方。此墓工程浩大,雕凿精细,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塞石之谜:南甬道在发现时由26块塞石堵塞,分上下两层,每层13块,每块重达6-7吨,石块间接缝紧密,连一枚硬币也难以塞下。据专家考证,汉墓的甬道在当时处于龟山的半山腰,且塞石的质地来源于西南很远的地方,它到底来源于什么地方?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汉代, 古人又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庞大的塞石运来并塞进甬道?

甬道设计施工精度之谜:墓葬开口位于龟山西侧,有南北两条甬道,甬道各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1/10000;两甬道之间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如将其向西无限延伸,其交点将位于1000公里外的西安,这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甬道。甬道由26块重达6-7吨的塞石分上下两层封堵,塞石间排列十分紧密,连一枚硬币也无法塞进。且甬道两壁都磨如平镜。按当时的技术水平,如何修建这样的 甬道?
整个汉墓雕凿细致入微,气势雄伟,既有着汉王朝的雄浑厚重,又有着楚文化的浪漫恣肆,是汉朝工匠们智慧与心血的结晶,也是楚汉文化融合的产物。

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 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 )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