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今天午餐后,由东桥镇政府的二名干部带路,前往探访耳闻已久的东桥义由村800多年前的宋代古窑址。在义由村口由县道拐入山间小道,弃车而行,只见一路都是古窑的匣钵和瓷器的碎片,据说这些碎片分布面达10多平方公里,龙窑有100多座,可见当时古窑的规模之大。在林深叶茂的陡峭山路上穿行一个多小时后,到达一古窑遗址,一古窑基本保持完好,另一古窑券顶已倒塌,但窑壁仍清晰完好,窑壁用砖和废弃的匣钵砌筑,十分的坚固。奇怪的是这么巨大的一个古窑址群,在乾隆版的《闽清县志》(1742)中,却有“闽清不产瓷器。”的记载。民国十年版的《闽清县志》因袭前朝所述,也说“本邑不产瓷器。”两本县志对闽清窑的窑址只字未提,没有任何记载 ,真是咄咄怪事!更奇怪的是当地人对此也是一无所知,直到后来一场大火过后,发现满山遍野布满了匣钵和陶瓷碎片,这才逐渐知道这里曾是宋元时期福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中国水下考古队前些年在南海海域对“南海一号”进行水下考古发掘,对一些出水的瓷器无法判别其窑口,有专家对照闽清义窑瓷器标本,认为那些无法判别窑口的瓷器产于闽清义窑。 2007年8月16日,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了《走进福州·义窑之谜》节目,一夜间,闽清义窑名声鹊起,义窑逐渐大白于天下。近年在澎湖列岛海域也出水了类似义窑的瓷器,在日本也发现闽清义窑的青瓷产品。华光礁1号,是一艘南宋古沉船,是中国在远洋海域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于1996年被中国渔民在潜水捕鱼时发现。1998年中国博物馆和海南文物部门初步试掘,出水文物约1800件,据央视报道,出水的瓷器多数产自义窑。 义窑产品器类丰富,因其釉色以青白为主,黑褐为次,釉厚而均匀,统称为青白瓷。有专家称,已有部分义窑器物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2004年,福建省文物考古专家在该镇义窑下岗窑址找到了2座保存完整的宋元龙窑。在挖掘现场可看到,此次发现的两座龙窑,一座窑炉长达104米,一座炉身保存完好的还有40多米,呈阶梯形向上延伸。如此完整的宋代古窑不但填补了福建省古龙窑完整性的空白,在全国也属罕见。 可惜的是,自央视播出《走进福州·义窑之谜》之后,不少盗挖者闻风而来,把这个全国罕见的宋代古窑址挖得面目全非, 曾经于1983年12月来此考察的厦门大学考古专家叶文程教授 , 不顾已是86岁高龄,10多天前又专程前来考察,目睹此状,痛心万分,嘘唏不已!中国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又岂止闽清义窑???
网友评论(0)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