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蛇年元宵当晚,南雄市城区举行了元宵民间艺术表演,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百顺香火龙、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船歌以及珠玑飘色、粤北采茶、雄州瑞龙、水口火龙、火凤、火虾等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大放异彩,令人目不暇接,当地群众万人空巷,竞相目睹民间艺术奇葩的风采。
“香火龙”发源于南雄市百顺镇白竹片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康熙年间,有一年百顺一带大旱,蝗虫肆虐,瘟疫流行,人心惶惶。有一天村中一老人梦见村边响水塘的一块地方飞起二条金龙,四处游走,金龙所到之处,灾衍尽除。第二天,老人将梦中所见告诉村里人,并带村里人去响水塘地方察看,看见那地方堆着两堆干稻草,是村民用来烧灰施肥用的,受此启发,老人便倡导村民以稻草扎成两条草龙,并在草龙身上插满燃香,让村里身强力壮的青年打着香火龙在村里各处游走,以示驱灾祈福之意。果然经此一闹后不久,天降大雨,旱情解除,疫害尽消。从此,每年村里便有舞香火龙之举,并世代相传。
香火龙有“公龙”、“母龙”之分,公龙体长9.9米,母龙稍短约9米。二条龙由25人舞动,套路有“双龙戏珠”、“跳跃龙门”、“双龙出海”、“云游四海”。表演时,浑身金光闪闪云游四海的龙身在夜幕中狂舞,时上时下,飞舞翻滚,动作流畅,形态逼真,迅捷异常,场面非常壮观,热烈。高潮时火龙飞舞,星光闪烁,流光溢彩,宛如彩练腾空,银河倾泻,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今年响应中央号召本着勤俭的精神,南雄元宵节取消了烟花晚会和民间艺术广场表演。民间艺术表演队伍直接上街游行表演。当晚万人空巷,到处人山人海,根本无法动弹。我只能被迫挤在一个地方拍片。
网友评论(0)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