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樟洋,一个至少有800多年历史的村庄,以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渲染出宁静山村非同一般的气韵和特质。
村后山脚下 始建于清代的文昌宫,围墙早已斑驳,但从那残存的红色门墙、燕尾翘脊、马鞍墙……仍可感受到十里八乡农家子弟会于此伴月夜读的情景。数百年来,山村考取科举功名的有进士、举人、秀才。解放后,从这里也走出很多博士、硕士。
熟悉闽都文化的不少专家认为,闽江畔闽清樟洋村古民居的建筑与存在是一个奇迹,它的结构、精巧度和规模可与中国最大的古民居宏琳厝(也在闽清)相提并论。
这些风格类似的老房子遍布在文昌宫的周围及更远的地方。它们或排排相列,或单门独户,或错落而建。最有代表性的要属坐落在村东南部的的炉边厝了。炉边厝又叫“炉边寨”,是合院围屋与寨堡结构相结合的建筑。至今,厝里大多数人家或外出工作,或另搬新居,人去屋空,陡添几分时空感和沧桑感。
炉边厝背靠青山,面览田野溪流,占地9000多平方米,建筑由回廊、书院、天井、正座、横厝构成,可防可守,固若金汤。厝分上、下两寨,均为三进院落。上寨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3750平方米,房屋163间。下寨建于清乾隆年间,回廊屋架斗拱雕刻四时果疏、虾兵蟹将,雕工精细,形象逼真,整个内庭既宽敞大气又蕴儒雅之风。
从防卫设施看,寨的第一进大门以青石作门框,前后安三重板门,每扇门板厚达10厘米,民间谓之“三保险”(见P12,这种三重门我头一回见到);不仅如此,寨内还设有走马廊,利于流动御敌;寨墙四周开有100多个斜置铳眼,可全方位多角度狙击来敌。从炉边厝的偌大规模和精巧结构,即可联想到当年这里人丁兴旺、富甲一方的景象。《樟洋林氏族谱》记载,从炉边厝走出来的贤达有林孝本,曾获清代武举,官授朝议大夫;林佑衡,举人出身,民国时期在北平任政府议员;还有林邦绥、林邦彦等名人。
樟洋村因出郑性之,也称“状元村”。清溪汇入闽江,闽江诞生了郑性之。说到樟洋村走出的名人,南宋状元郑性之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性之,宋乾道八年(1172)生,少家贫,勤读,初受学于朱熹。宋宁宗嘉定元年状元。官至史部侍郎、左谏议大夫、端平三年(1236)拜参知政事(副相)。折算到今天,这些个官衔至少到了国务院副总理级。
在樟洋村东南面村部的后山岭,有一条以石块铺就的古驿道。在山腰驿道旁兀立着一块巨石,石上镌刻着南宋状元郑性之题写的“万松岭”3个大字。
旧时万松岭是樟洋村连接外界的交通要道,本叫“无名岭”,后由里人郑性之为之命名。相传,当年郑性之在县城“梅溪书院”读书,要经常往返于无名岭。那时无名岭上是万树成林,松涛不绝。
郑性之虽中得状元,身居高官,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是饮家乡清溪水长大的,是家乡山水的灵气造就了自己,因此他的题刻中都作“清溪郑性之书”的落款。
网友评论(0)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