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明洪武年间修筑的南京城不似其它古城呈四方,而是依山水地形而成,有城楼一十三座。如今完好的所剩不多,而神策门则是其中保存最完好最具原始风貌的一座。
神策门在城的北面,由外瓮城与内城组成,外有护城河环绕。洪秀全占南京,被清兵由神策门破门而灭。清改“神策门”为“得胜门”。
北伐胜利,国民 政府定都 南京重新命名城楼。“朝阳门”为“中山门”、“聚宝门”为“中华门”,而“得胜门”为“和平门”,如今这些城楼上端庄的隸体字据说乃蒋 先生所书。
抗战期间日军占领南京将此处作为油库,一直到一九四九年之后依然是油庫,屬於军事禁区從而而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外。
上世纪五十年代南京城大拆古城墙,原有几十公里长的古城墙已是七零八落。
由于是军事禁区“神策门”却逃过一劫,可谓幸运。现在对文物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曾经被毁的城楼与城墙正在大力地修缮与重建,但是往日的风韵已成长江东逝之水。
在南京的古城墙里,最具审美价值的两座城楼:南面 “聚宝门”、北面“神策门”。
网友评论(0)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