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福建客家土楼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总数约两万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岩市永定县,漳州市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等地。2008年7月福建土楼46处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振福楼、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衍香楼等。
福建土楼有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大类。建造土楼时就地取材,用当地的粘沙土混合夯筑,墙中每10cm厚层布满竹条或木条作墙盘,起到相互拿力(抗震)的作用。土楼建筑施工方便,造价便宜,土楼群的奇迹,充分体现了客家人集体力量与高超智慧,同时也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光彩。目前已知最大的土楼为永定高头乡的承启楼,被称为土楼王,里外一共五层,建于公元1709年,直径80米,楼内最多时曾居住80余户人家,有600多人。最壮丽堂皇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永定洪坑村振成楼。最古老的土楼为南靖的裕昌楼,也叫“东倒西歪”楼,至今已有700年历史。
网友评论(0)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