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极圈(17) (/)

老驴之舍 | | 2018-12-06 | 到论坛讨论 | 整组浏览

走进北极圈(17)

【走进北极圈(17)】 第 1 幅

曝光: Manual exposure 光圈: F1 快门: 1.0 sec ISO: 100 曝光补偿: 0 EV 相机型号: ILCE-7RM3 查看大图
手机看图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作品简介
*续上集)因为安克雷奇只有短暂与冷的夏季,所以在柯本气候分类法中,安克雷奇属于副北极气候。夏季白天的平均温度界于华氏55°与78°之间(摄氏13°-26°),冬季白天的平均温度则是在华氏5°至30°(摄氏-15°至-1°)之间。
安克雷奇出现在1914年的都市计划中,原先是作为1915年至1923年间建造的阿拉斯加铁路的铁路港口。安克雷奇在1920年代时已铁路四周为商业中心。随着空中交通与军事在1930年代-1950年代的发展,安克雷奇于是大幅度的成长,重要性也与日俱增。梅里尔机场于1931年开幕,而安克雷奇国际机场(ANC)则在1951年启用。艾尔曼多空军基地及李察森要塞于1940年代建设完成。
耶稣受难日地震后的安克雷奇4号大街 1964年3月27日安克雷奇遭到矩震级9.2级的耶稣受难日地震袭击,造成115人死亡与18亿美元的损失,使得安克雷奇在1960年后期全面重建。
普拉多湾在1968年发现了石油,因此也带动了安克雷奇进一步的发展。安克雷奇在1975年与格伍德、鹰河镇、林- 阿尔卑斯山及其他几个社区合并。这次合并扩大了城市的范围,官方称为安克雷奇自治市。安克雷奇在1980年代继续发展,而且进行了基本建设与城市的美化运动。
网友评论(0)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
表情
   [可按Ctrl+Enter发布]

声明:摄影部落仅为网友提供网络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老驴之舍
收藏
选择图册
3
0
0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