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里的——五龙亭、九龙壁 (/)

同路人 | | 2020-02-22 | 到论坛讨论 | 整组浏览

北海公园里的——五龙亭、九龙壁

【北海公园里的——五龙亭、九龙壁】 第 1 幅

曝光: Manual exposure 光圈: F8 快门: 1/60 sec 曝光补偿: 0 EV 相机: 尼康 D810A 查看大图
手机看图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作品简介
北海公园里五龙亭: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清代屡有修葺。此处原是明代太素殿的旧址,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拆除太素殿,改建为五座亭子。五龙亭伸入水中,由五间亭子组成,五亭俱为方形,前后错落布置。玉亭之间由桥与白玉石栏杆相连呈S形,如同巨龙,故称龙亭。中间亭子最大,称龙泽亭,为皇帝休息时所用。屋顶为重檐攒尖顶,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象征着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左边两亭名为“澄祥”、“滋香”,澄祥亭为重檐,滋香亭为单檐;右边两亭名为“诵瑞”、“浮翠”,与左边相同。合称五龙亭。整组建筑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安排,且不同建筑形式的设置也充分显示了皇权等级的区分。
五亭皆为绿琉璃瓦顶,黄瓦剪边,檐下梁枋施小点金旋子彩画,绚丽多彩,金碧辉煌。龙泽、滋香、浮翠三亭石岸下有单孔石桥一座,通向北岸,每座亭正面檐下各悬华带匾一方。
当年,龙泽亭是专供封建帝后们钓鱼、赏月、观焰火的地方,其余四亭是文武官员陪钓的地方。清人诗曰:“液池西北五龙亭,小艇穿花月满汀,酒渴正思吞碧海,闲寻陆羽话茶经”。
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是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北海的九龙壁是最有特色的一座,两面有龙,升降各异,互不雷同。该壁 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高5.96米,厚1.6米,长25.52米。两面有由琉璃砖烧制的红黄蓝白青绿紫七色蟠龙18条。
九龙壁,为五脊四坡顶,正脊上两面各有九条龙,垂脊两侧各一条,正脊两吻身上前后各一条,吞脊兽下,东西各有一块盖筒瓦,上面各有龙一条,五条脊共有龙32条。简瓦、陇陲、斗拱下面的龙砖上都各有一条龙(四周筒瓦252块,陇陲251块、龙砖82块)。如此算来,九龙壁上共计有龙635条。
网友评论(8)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
表情
   [可按Ctrl+Enter发布]

声明:摄影部落仅为网友提供网络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同路人
收藏
选择图册
3
0
8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