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叠韵 (/)

南海星大陆 | | 2009-03-14 | 整组浏览

南海叠韵

【南海叠韵】 第 1 幅

相机: 佳能 EOS 5D 查看大图
手机看图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作品简介
南海叠滘简介:

    叠滘位于南海区中部,包括叠南和叠北两部分,共有15个村小组。  靠近龙舟,仿佛仍能倾听比赛的喧嚣。龙舟的存放有两种方法,沉入河底的淤泥或架在阴凉的朋子里。 水乡叠滘,处处有桥  叠滘三百多年的老街,往来行走的多是老人和小孩    叠滘,过去又称叠溪、双溪,地形似“复釜”,中高周边低,呈高山环水状。远古的叠滘是一片汪洋大海,西北两江年深日久的冲刷和成沙造地,成就了叠滘古乡村的独特水乡风貌。叠滘境内水网纵横,溪滘曲折曾长达35公里多。现今村落中的溪流仍保持原貌,总长达20多公里。据史料记载,叠滘各姓先民均由中原迁移而来,在北宋时期,已经有人在此居住,迄今已有900余年。

    江头村是叠南村下的一个小村。还未进村,一座刻着“江头毓秀”四个大字的红色石门即映入眼帘。在村里,村人傍水而居的生活模式依然存在。许多修缮的旧屋和改建的旧居中,仍能依稀看到旧时模样。孔庙、祠堂等典型的南粤民居和街巷至今仍在村中保留。而恰恰是这些至今仍能看见的特点,使“江头毓秀”一度成为南海八景之一.当地的老人李伯介绍,叠滘的先祖们开村立岸傍水而居时,就考虑到依溪建村要注意与环境亲和。在叠滘的各村中,房屋多是坐北朝南,街巷平直,整齐有序排列。由于这些巷道像耙齿划出的痕迹一样平直,村人就给它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耙齿巷”。在叠滘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前屋不能高于后屋,一般前屋要比后屋低三块砖的高度,俗称“猫儿伸懒法”。李伯介绍,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夏季通风,冬季避风。走在现今的江头村,仍然可以很明显发现,许多闪着亮丽色彩的新房依然依从着老祖宗的规矩齐整地排列着。潭头村:惊险刺激“扒龙船”    在潭头村“潭头北约”桥下,碧绿的河涌上一根露出水面近两米的木桩十分引人注目。当地人介绍,这个木桩的来历可不一般,足有两丈多长,是为“扒龙船”的惊险而设的。据了解,叠滘“扒龙船”历史悠久,斗智、斗勇,十分惊险刺激。
网友评论(0)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
表情
   [可按Ctrl+Enter发布]

声明:摄影部落仅为网友提供网络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南海星大陆
收藏
选择图册
65
1
0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