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共P)

日天小朋友 | | 2009-10-24 | 单张浏览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第 1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200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第 2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200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第 3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200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第 4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200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第 5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200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第 6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200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第 7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200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第 8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200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第 9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200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第 10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200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第 11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200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贵州山里的锦鸡舞】 第 12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200

手机看图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作品简介
贵州苗族锦鸡舞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境内,主要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排调、也改、加配、党早、麻鸟、羊先、羊告、也都和雅灰乡境内雅灰、送陇等苗族村寨。有天下第一锦鸡舞之称。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同胞,长期以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大自然奋力抗争,创造性地发展和保留了诸如锦鸡舞等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一地区,无论男女老少均能跳锦鸡舞。尤其是遇到起房建屋、喜庆节日时,当芦笙吹起,人们听到后相继围拢来,纷纷加入,围成圆圈起舞,欢乐无比,热闹非常。
    苗族锦鸡舞源远流长。传说“嘎闹“支系苗族的祖先住在东方大平原上,后来迁到一个叫“展坳对社“的沙滩边居住,又因洪灾而沿江上行,来到丹寨县。在迁徙的历史进程中,是美丽的锦鸡帮助先祖们找到了最后定居的地方,也是它为先祖们带来了稻谷的种子和创造欢乐的飞歌。在丹寨县定居后,苗族的祖先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充饥度日。由于锦鸡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帮助他们度过饥荒,所以锦鸡就成了他们的命运吉星。居住在上述地方的苗族同胞,在每年的盛大节日里举行隆重的吹笙跳月活动,敲击铜鼓,欢跳锦鸡舞,放牯子牛斗角,以纪念先祖和怀念给他们带来自由、祥和与欢乐的美丽的锦鸡。
  就这样,年复一年,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流传至今。在日常生活中,苗族同胞们,特别是女性同胞除了劳作外,闲暇时都精心地用各种各样有色花线,绣成各种花鸟纹图案,缝制百鸟衣裙,编织花带,刺绣花鞋,制备银饰。节日喜庆时,尤其是在芦笙会上,只见女性个个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上身穿开襟短绣衣,下身外着绣花超短百褶裙(有的着彩绣短百褶裙,有的着绣花百褶长裙),裙前后各系一张长方形花围腰,后腰上面挂满各色手织花带,颈戴银项圈,手戴银手镯,脚穿翘尖绣花鞋(有的在脚腕系上小巧玲珑的银铃),打扮得象美丽的锦鸡一样,花枝招展。跳芦笙舞时,随着芦笙曲调的快慢节拍,妇女头上的银饰锦鸡跃跃欲飞,银角冠一点一摇,腿边花带一飘一闪,百褶裙脚边的洁白羽毛银浪翻飞,貌若锦鸡亮翅,翩翩漫舞,酷似古籍记载的鹨鹆舞。是故,民间称之为“锦鸡舞“。
网友评论(0)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
表情
   [可按Ctrl+Enter发布]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日天小朋友
收藏
选择图册
0
0
0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