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颈斑鸠 (共P)

看海 | | 2012-07-27 | 到论坛讨论 | 单张浏览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第 1 幅

查看大图 曝光: Auto exposure 光圈: F9 快门: 1/400 sec ISO: 200 曝光补偿: 1/-3 EV 相机: 尼康 D700(单机)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第 2 幅

查看大图 曝光: Auto exposure 光圈: F9 快门: 1/400 sec ISO: 200 曝光补偿: 1/-3 EV 相机: 尼康 D700(单机)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第 3 幅

查看大图 曝光: Auto exposure 光圈: F10 快门: 1/400 sec ISO: 200 曝光补偿: 1/-3 EV 相机: 尼康 D700(单机)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第 4 幅

查看大图 曝光: Auto exposure 光圈: F8 快门: 1/400 sec ISO: 200 曝光补偿: 1/-3 EV 相机: 尼康 D700(单机)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第 5 幅

查看大图 曝光: Auto exposure 光圈: F9 快门: 1/400 sec ISO: 200 曝光补偿: 1/-3 EV 相机: 尼康 D700(单机)

手机看图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作品简介
珠颈斑鸠 Spotted Dove ,人们所熟悉的中等体型(30厘米)的粉褐色斑鸠。尾略显长,外侧尾羽前端的白色甚宽,飞羽较体羽色深。明显特征为颈侧满是白点的黑色块斑。 虹膜-橘黄;嘴-黑色;脚-红色。 叫声:轻柔悦耳的 ter-kuk-kurr 反复重复,最后一音为加重。 分布范围:常见并广布于东南亚;经小巽他群岛引种其他各地远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见于华中、西南、华南及华东各地开阔的低地及村庄。亚种tigrina于云南西南部的怒江以西;vacillans于云南其余地区及四川南部;hainana于海南岛;formosana于台湾;指名亚种见于其分布区域内的其他地区。 习性:珠颈斑鸠与人类共生,栖于村庄周围及稻田,地面取食,常成对立于开阔路面。受干扰后缓缓振翅,贴地而飞。
网友评论(0)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
表情
   [可按Ctrl+Enter发布]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看海
收藏
选择图册
22
0
0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