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 (共P)

妙有 | | 2014-08-02 | 到论坛讨论 | 单张浏览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1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2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3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4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5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6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7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8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9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10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11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12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13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14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15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第 16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800

手机看图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作品简介
杜甫草堂,又称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座落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也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其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现已成为不少地区学生必学课。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 五代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
网友评论(0)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
表情
   [可按Ctrl+Enter发布]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妙有
收藏
选择图册
11
1
0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