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云仙寺 (共P)

释演顺和尚 | | 2014-11-17 | 到论坛讨论 | 单张浏览

贵州云仙寺

【贵州云仙寺】 第 1 幅

查看大图 曝光: Auto exposure 光圈: F5.7 快门: 1/63 sec ISO: 100 曝光补偿: 0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配24-70,70-200mm II双镜头)

贵州云仙寺

【贵州云仙寺】 第 2 幅

查看大图 曝光: Auto exposure 光圈: F5 快门: 1/98 sec ISO: 100 曝光补偿: 0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配24-70,70-200mm II双镜头)

贵州云仙寺

【贵州云仙寺】 第 3 幅

查看大图 曝光: Auto exposure 光圈: F4 快门: 1/127 sec ISO: 3200 曝光补偿: 2/3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配24-70,70-200mm II双镜头)

贵州云仙寺

【贵州云仙寺】 第 4 幅

查看大图 曝光: Auto exposure 光圈: F4 快门: 1/127 sec ISO: 640 曝光补偿: 2/3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配24-70,70-200mm II双镜头)

贵州云仙寺

【贵州云仙寺】 第 5 幅

查看大图 曝光: Auto exposure 光圈: F9.9 快门: 1/127 sec ISO: 100 曝光补偿: 2/3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配24-70,70-200mm II双镜头)

贵州云仙寺

【贵州云仙寺】 第 6 幅

查看大图 曝光: Auto exposure 光圈: F3.6 快门: 1/90 sec ISO: 80 曝光补偿: 0 EV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配24-70,70-200mm II双镜头)

手机看图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作品简介
云仙寺建于市区文化东路前的悬崖绝壁之间,殿堂亭阁悉依山就势而造,集险峻奇巧一体,层层叠叠,气势非凡。大道的右侧,肃立着一幢牌楼式的禅房,高6米多,一楼一底,下窄上宽,青砖灰墙。楼上为僧尼的住室,楼下为接待来客的客堂、斋堂。牌楼正面的上端,有横排“云仙寺”字样,其下为呈品字形的“佛、法、僧”三字,均为刚健宏伟的行书阳刻夺目大字。两旁嵌有黑底白字行书长联:

  俯视门河,卷白雪千堆,奔去补江填海;
  仰观云帱,耸苍穹万古,傲然立地顶天。
 与禅房隔路相望的韦驮殿,实为一造型独特的六柱七角亭楼。半封闭的楼阁中,塑有一身披金甲,手持降魔杵,形貌庄重,神态逼真,坐北朝南迎来客的韦驮神像。亭身色彩斑谰,亭联语含禅机,亭顶四龙飞动,精巧小巧。这种因地制宜,兼有亭、殿、路功能的建筑物,颇富令人倾倒的新意。通往大雄宝殿和莱芝洞的38级水泥梯路,从韦驮大殿下的亭中经过。梯路右傍危岩建有一米高的水泥护栏,左侧水泥壁上,有长方形的佛龛7处,中皆绘有仪态各异的观音神像。进人大雄宝殿前的葫芦形小门上方,阴刻颇具匠心的“胜境”二字。两旁的对联为徐文仲1994年6月所作,仁怀籍书法家杨明诚书写。其联文为:

  一硐清幽怀古韵;
  半山缥渺隐瑶台。

  大雄宝殿前临绝壁深谷,后依幽洞空穴,左可观银瀑飞泻,右能赏塔影摇摆。飞檐曲拱,雕窗画柱,黄瓦红墙,半隐半露半悬空。巧妙的寺庙建筑与奇险的自然景观相互烘托增辉,真乃名符其实的人间胜境。

  殿内塑有释迦牟尼、伽叶尊者、阿傩尊者、文殊、普贤等五尊较大的佛像,以及观音、药王、财神等稍小的其它佛像。这些佛像构图协调,起落均匀,线条自然、流畅,彩饰明显、艳丽,给人以精美悦目和庄重、慈爱之感。

  1994年4月初修建此殿时,退休女干部王祈珍、丁思群等人在这里的洞穴中发觉了一些古人类遗物,当即交给了县文管所。后经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和县文管所工作人员进行发掘清理,先后获得商周时期的锥、锤、尊、壶、杯等石器、陶器40多件(现保存于市文管所),经贵州考古研究所鉴定,均为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并确认此处为世居仁怀的仡佬族先民濮人居住过的遗址,它对研究我省民族史、酒文化发展史都具有重要价值。为此,市人民政府当即将这里确定为旅游点进行开发,并拨款27000元,由有关人员组成筹备修建小组进行修建。市文化局、文管所,还于1994年4月28日将一块写有“珍惜瑰宝、捐献国家”字样的奖牌,奖给了云仙寺旅游点筹备修建小组。

  大雄宝殿的右侧是莱芝洞一号洞的洞口,其上首有本市书法家陈天伟题写的行书洞名。相传,很多年以前,有人在洞中修炼成仙,乘白云冉冉飞去,故名之为云仙洞,今之云仙寺即以此为名。后来,因荒凉的洞前长满芳菲四溢的香草,当地的文人学士便给了它“莱芝”的雅号。由于常人迷惑其意,往往讹为“来子洞”、“癞子洞”。

  莱芝洞是唇齿相邻的4个溶洞,由上至下,紧依峭壁,曲折盘旋,首尾相属,出此便可入彼。4个洞总长60余米,长的3号洞20多米,短的2号洞仅8米。洞高2至5米,宽3至7米,游人可在其中任意倘佯。洞内石笋丛生,石花遍地,石幔、石帘、石灯、石鞭、石棍、石针参差悬挂洞顶,在灯光辉映下,倒影绰绰,画面生动,给人以石景千姿美,洞府四季春的感觉。一号洞内,凭藉天然石窳,塑有观音菩萨、燃灯佛等多尊神像,且有双孔洞间接与大雄宝殿相连,是云仙寺佛殿的有机组成部分。4号洞上下两层连环相通,瀑布的清流正巧从幽暗的洞口飞驰而下,形成珠帷长挂曼声歌的水帘洞奇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走出4号溶洞,沿水泥地梯回环而上20余公尺,便到了秀出崖畔的云仙阁。它依附倾斜度较高的岩壁建筑。阁前有傍岩而立的砖柱支持,阁后托身于坚硬的岩壁,充分利用自然空间。阁楼共有四层,一楼空间较小,是厕所和堆放杂物的地方;二楼稍宽,是僧侣的卧室;三楼较大,为会议室兼讲经堂,室内悬挂有东门河景区旅游景点分布图,云仙寺内掘得的文物照片和发掘经过简介,文化局颁发的奖牌,妙乐法师的题诗等。屋前的阳台上,设有雅座,游客可在此品茗观景。
网友评论(0)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
表情
   [可按Ctrl+Enter发布]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释演顺和尚
收藏
选择图册
9
1
0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