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麻风村”】 第 1 幅
查看大图 |
看到我们的到来,老人们从屋里走出来,多数人都拄着拐杖。看得出来,他们欢迎客人的到来,但是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住在这里的人,因为受麻风病的长期影响,有着不同程度的身体残疾。照片上的老大爷很善谈,但是他的眼睛由于麻风病的原因进行了多次手术。
【最后的“麻风村”】 第 2 幅
查看大图 |
麻风病因其具有传染性,曾令人“谈麻色变”,他们被视作“被风吹来的魔鬼”。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患有麻风病,他们被隔离,病痛的折磨不仅给他们留下肢体的残缺,外界的歧视也让他们遭受精神上的苦难。
住在这里的麻风病人,病情早已得到控制,但他们也从青年迈向了老年。
【最后的“麻风村”】 第 3 幅
查看大图 |
住在这里的麻风病员,平均年龄都在70岁以上。时间最长的,在麻风村生活了半个多世纪。
他们大部分人已经没有亲人,将在这里走完漫长的一生。  
他们接受了残酷的现实,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并且延续着对生活的渴望。
【最后的“麻风村”】 第 4 幅
查看大图 |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在偏僻的山村,将病患进行封闭式的隔离治疗。1957年全国第一次麻风病防治会议后,各地陆续成立了麻风康复村收治病人,医药费由国家承担,并将他们养老送终。
比疾病更难医治的,是对疾病本身的误解与歧视。
【最后的“麻风村”】 第 5 幅
查看大图 |
在罗江福利院里生活的8名治愈患者,最大年龄的已经90多岁了,他们中有的已没有亲人,也有的不被家庭所接受。
虽然,他们人生中最美丽的日子被病魔偷走,但是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有病友间的互相扶持,他们没有被社会抛弃,没有被大家遗忘。
现在麻风病可防可治,这种古老的疾病已将在这里成为历史。
【最后的“麻风村”】 第 6 幅
查看大图 |
这个爷爷多次走入我们的镜头,他没有其他亲人,麻风村是他唯一的家。
虽然麻风病使他失去了右下肢。但却没有让他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他招呼我们进他屋子“参观”,房间里有独立的厨房,卧室,设施齐全,一厅一室。
【最后的“麻风村”】 第 7 幅
查看大图 |
在福利院生活最长的病友已经在此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时间长了,大家相互照顾。
虽然一个人住一个房间,但为了热闹,大家也会聚在一起看看电视,打打牌。
因为年纪大了,这里人们过的更像是养老院的生活。
还有几个性格外向,身体硬朗的老人,闲时会到附近村子里串串门,赶赶场。
【最后的“麻风村”】 第 8 幅
查看大图 |
如果不是有“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我们似乎早已遗忘麻风病,也很少有人想要去接触麻风病人。
在最艰难的日子,他们不曾放弃希望,却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选择坚强和坚持。
离开之前院长告诉我们,这张照片上的8位病友是这里的最后一批麻风病人,以后,麻风村也将逐渐成为历史!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