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雕鸮 (共P)

老兵不油 | | 2015-03-12 | 到论坛讨论 | 单张浏览

印度雕鸮

【印度雕鸮】 第 1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4S

印度雕鸮

【印度雕鸮】 第 2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4S

印度雕鸮

【印度雕鸮】 第 3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4S

印度雕鸮

【印度雕鸮】 第 4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4S

印度雕鸮

【印度雕鸮】 第 5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4S

印度雕鸮

【印度雕鸮】 第 6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4S

印度雕鸮

【印度雕鸮】 第 7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4S

印度雕鸮

【印度雕鸮】 第 8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4S

印度雕鸮

【印度雕鸮】 第 9 幅

查看大图 相机: 尼康 D4S

手机看图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作品简介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
印度雕鸮(学名:Bubo bengalensis)属夜行猛禽,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雏鸟晚成性。耳孔周缘有明显的耳状簇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胸部体羽多具显著花纹。多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全天可活动,飞行时缓慢而无声,通常贴着地面飞行。食性很广,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兔类、蛙、刺猬、昆虫、雉鸡和其他鸟类。叫声深沉。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印度雕鸮体长50~56厘米,翼展雄性364~390毫米,雌性375~425毫米,重量1100克。面盘显著,黄褐色、棕色至棕黄色,杂以褐色细斑;眼先和眼前缘密被白色刚毛状羽,各羽均具黑色端斑;眼的上方有一大形黑斑,面盘余部淡棕白色或栗棕色,满杂以褐色细斑。皱领黑褐色,两翈羽缘棕色,头顶黑褐色,羽缘棕白色,并杂以黑色波状细斑;耳羽特别发达,显著突出于头顶两侧,长达55~97毫米,其外侧黑色,内侧棕色。后颈和上背棕色,各羽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端部两翈缀以黑褐色细斑点;肩、下背和翅上覆羽棕色至灰棕色,杂以黑色和黑褐色斑纹或横斑,并具粗阔的黑色羽干纹;羽端大都呈黑褐色块斑状。腰及尾上覆羽棕色至灰棕色,具黑褐色波状细斑;中央尾羽暗褐色,具6道不规整的棕色横斑;外侧尾羽棕色,具暗褐色横斑和黑褐色斑点;飞羽棕色,具宽阔的黑褐色横斑和褐色斑点。颏白色,喉除皱领外亦白,胸棕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两翈具黑褐色波状细斑,上腹和两胁的羽干纹变细,但两翈黑褐色波状横斑增多而显著。下腹中央几纯棕白色,覆腿羽和尾下覆羽微杂褐色细横斑;腋羽白色或棕色,具褐色横斑。 虹膜橙黄色至橙红色,嘴和爪铅灰黑色。
通常远离人群,活动在人迹罕到的偏僻之地。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密林中栖息,缩颈闭目栖于树上,一动不动。但它的听觉甚为敏锐,稍有声响,立即伸颈睁眼,转动身体,观察四周动静,如发现人立即飞走。飞行慢而无声,通常贴地低空飞行。听觉和视觉在夜间异常敏锐。白天隐蔽在茂密的树丛中休息。不能消化的鼠毛和动物骨头会被雕鸮吐出,丢弃在休息处周围,称为食团。印度雕鸮在夜间常发出“狠、呼,狠、呼”叫声互相联络,感到不安时会发出响亮的“嗒、嗒”声威胁对方。以各种鼠类为主要食物。被誉为“捕鼠专家”。也吃兔类、蛙、刺猬、昆虫、雉鸡和其他鸟类。
网友评论(1)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
表情
   [可按Ctrl+Enter发布]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老兵不油
收藏
选择图册
215
28
1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