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 第 1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也作枭“xiāo“ ,鸮“xiāo“)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
【猫头鹰】 第 2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细斑,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
【猫头鹰】 第 3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的雌鸟体形一般较雄鸟为大。头大而宽,嘴短,侧扁而强壮,先端钩曲,嘴基没有蜡膜,而且多被硬羽所掩盖。
【猫头鹰】 第 4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与很多肉食动物一样,眼睛位于面部的正前方,这让它们在捕猎过程中拥有出色的深度感知能力,尤其是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下。
【猫头鹰】 第 5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大大的眼睛被固定在眼窝里,根本无法转动,所以猫头鹰要不停地转动它的脑袋。
【猫头鹰】 第 6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有一个转动灵活的脖子,使脸能转向后方,由于特殊的颈椎结构,头的活动范围为270°。左右耳不对称,左耳道明显比右耳道宽阔,且左耳有发达的耳鼓。
【猫头鹰】 第 7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大部分还生有一簇耳羽,形成像人一样的耳廓。听觉神经很发达。一个体重只有300克的仓鸮约有9.5万个听觉神经细胞,而体重600克左右的乌鸦却只有2.7万个。
【猫头鹰】 第 8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体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雕鸮体长可达90厘米,小者如东方角鸮体长不及20厘米。
【猫头鹰】 第 9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瞳孔很大,使光线易于入眼,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只有一种视觉色素,即视紫红质能辨明暗,不能辨别细节和颜色)非常丰富,却不含视锥细胞(在强光刺激下方会被激活,有三种视觉色素,能辨细节和颜色),以至眼内成圆柱状(而非球状),对弱光也有良好的敏感性,适合夜间活动。
【猫头鹰】 第 10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由于柱状的眼球有坚硬的巩膜环支撑,所以眼睛并不能向不同方向转动,要望不同方向时,需转动整个头部。也因此本目的鸟有着灵活的颈骨,颈部可旋转270度。
【猫头鹰】 第 11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眼中有3张眼睑,上眼睑会于眨眼时放下,下眼睑会于睡觉时盖上,而中眼睑是一线状组织,会于眼面上下移动清洁眼面。不同一其他鸟类,双目向前,视区重叠,可因此分辨距离。
【猫头鹰】 第 12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大多栖息于树上,部分种类栖息于岩石间和草地上。
【猫头鹰】 第 13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的食物以鼠类为主, 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它们都有吐“食丸“的习性,其素囔具有消化能力,食物常常整吞下去,并将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骨骼、羽毛、毛发、几丁质等残物渣滓集成块状,形成小团经过食道和口腔吐出,叫食丸,也叫唾余。
【猫头鹰】 第 14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一旦判断出猎物的方位,便迅速出击。猫头鹰的羽毛非常柔软,翅膀羽毛上有天鹅绒般密生的羽绒,因而猫头鹰飞行时产生的声波频率小于1千赫,而一般哺乳动物耳朵是感觉不到那么低的频率的。这样无声的出击使猫头鹰的进攻更有“闪电战“的效果。
【猫头鹰】 第 15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在扑击猎物时,它的听觉仍起定位作用。它能根据猎物移动时产生的响动,不断调整扑击方向,最后出爪,一举奏效。
【猫头鹰】 第 16 幅
查看大图 | 相机: 佳能 EOS 5D Mark III(5D3) |
猫头鹰是色盲,也是唯一不能分辨颜色的鸟类,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如猫头鹰等,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辨认色彩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彩感觉。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