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 (共P)

依山的天空 | | 2020-05-28 | 到论坛讨论 | 单张浏览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1 幅

查看大图

1.博物院主体建筑采用“门、堂、廊”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构成空间序列,主体建筑围绕“T”形的中庭来组织各种功能。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2 幅

查看大图

2.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一馆)。四川盆地开发较早,秦统一巴蜀后,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得以迅速传播,四川汉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都有极大的提高,文翁兴学又使蜀地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3 幅

查看大图

3.进门即是两汉时期的高颐阙(复制),原件位于雅安。汉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建筑设施,是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每阙由主阙和子阙组成,一般有阙墓、阙身、阙顶三部分,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石刻珍品。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4 幅

查看大图

4.李冰石像(复制),东汉(25-220年)。1974年3月,在四川都江堰索桥下外江河底深5米处,出土了这尊高达2.9米的大型圆雕石像,立于“都江堰”大型浮雕壁画前。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5 幅

查看大图

5.石像上的题记表明这就是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战国秦国郡守李冰的造像,并刻有准确的雕造时间。石像古朴浑厚,仪态雍容,颇具千年圣贤之遗风。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6 幅

查看大图

6.宴饮百戏图石棺,东汉(25-220年)。1972年四川郫县新胜出土。石棺四面浮雕,前端为“阙门图”,阙门前双手捧盾的亭长正在恭迎主人到来。后面为“伏羲女娲图”,意味着阴阳交合、化生万物。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7 幅

查看大图

7.宴饮百戏图石棺左侧为“宴饮舞乐杂技图”,描绘的是墓主人生前生活和升仙后在仙界欣赏杂技乐舞的场面。右侧为“漫衔角抵•水嬉图”(一说为“傩神图”)。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8 幅

查看大图

8.戏猿画像石函,东汉(25-220年)。四川新津县出土。左侧一人端坐洞中(或是一猿人);中间一武士右手持刃、左手持盾直刺跌坐在地的猿猴;右侧的人举棍助阵。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9 幅

查看大图

9.玄武石座,东汉(25-220年)。1954年四川雅安市河北沙溪点将台出土。玄武石由龟和蛇组合而成。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10 幅

查看大图

10.铺首吹箫击鼓石墓门,东汉(25-220年)。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11 幅

查看大图

11.王孝渊画像石碑。1966年四川郫县犀浦镇二门桥出土。刻于东汉永建三年(128年)。四面均刻有浮雕图案或人物鸟兽。正面上部图案,刻男、女立像及跽式女像,顶部刻一朱雀。下为隶书文字,记述了墓主王孝渊生平、立碑之时日、建造工匠姓名,这种有准确纪年、记事的汉碑实属珍贵。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12 幅

查看大图

12.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在碑石上刊刻官定儒家经书,被称为“石经”,对于统一文字、推广教育有重要作用。“五代后蜀石经”入选央视《国家宝藏》。五代后蜀残“诗经•周颂与鲁颂”石经。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13 幅

查看大图

13.五代后蜀残“周易•履卦与否卦”石经;五代后蜀残“尚书•君奭与说命中”石经。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14 幅

查看大图

14.五代后蜀残“周易•中孚”石经;五代后蜀残“尚书•禹贡与多士”石经。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15 幅

查看大图

15.后蜀残“尚书•禹贡”石经。五代(907-979年)。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16 幅

查看大图

16.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二馆)。安定富庶的四川自然成为陶石艺术流行的重要区域,从西汉中后期开始,盛行于东汉时期,最晚到蜀汉初期。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其画像风格极具地方特点。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17 幅

查看大图

17.东汉画像砖。安定富庶的四川成为陶石艺术流行的重要区域,从西汉中后期开始,盛行于东汉时期,最晚到蜀汉初期。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其画像风格极具地方特点。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18 幅

查看大图

18.东汉时期道教神仙思想的盛行,对汉代丧葬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相信“灵魂不死”,“死后升天”。汉代陶石艺术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在塑造技巧上还是在雕刻手法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19 幅

查看大图

19.不仅在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精神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同时在中国艺术史上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20 幅

查看大图

20.东汉制盐画像砖,东汉(25-220年),民国时期四川邛崃市花牌坊出土。入选央视《国家宝藏》。画像砖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东汉时期四川人制盐的场景,层峦叠嶂的山间,有人在汲卤、烧灶、背柴,还有人狩猎,一派繁忙的劳动画面。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21 幅

查看大图

21.二十四字砖,东汉(25-220年)。全文:“富贵昌,宜宫堂;意气扬,宜弟兄;长相思,毋相忘;爵禄尊,寿万年。”皆阳文篆字,篆法方整,文风朴实,寄托着古人富贵昌隆、兄弟和睦、爱情永存、仕途通达、长寿安康的美好愿望。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22 幅

查看大图

22.宴乐画像砖,东汉(25-220年)。1965年四川成都市昭觉寺韩墓出土。右上端两位宾客共席而坐,其中一位双鬟发型为女性,席前有张低矮的长方形案桌,左上方一人抚瑟拨弦,一人侧耳歌唱,右下一人长袖弄舞,左下一人屈身伸掌,叩鼓为节。桌案下有酒樽、杯、盂等饮食之器,但食物还未呈上。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23 幅

查看大图

23..陶摇钱树座,东汉(25-220年)。1972年四川成都市彭山县双江乡崖墓出土。陶座上浮雕两只神兽,呈叠蹲状。其上之神兽双目突出,头直伸向前,背饰钱纹;其下之神兽,双目瞪圆,头曲颈向下。近圈足处饰绶带钱纹。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24 幅

查看大图

24.“富贵万岁”、“长生无极”瓦当,汉代(前202-220年)。
25.3588.一笑千年——陶俑头。汉代陶俑多为头、身分模制成后结合而成。汉代陶俑生动的表情刻画,无处不在的灿烂的笑容让人过目不忘。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25 幅

查看大图

25一笑千年——陶俑头。汉代陶俑多为头、身分模制成后结合而成。汉代陶俑生动的表情刻画,无处不在的灿烂的笑容让人过目不忘。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26 幅

查看大图

26.盛世余音。汉代的音乐舞蹈普遍用于上层社会的各种宴集,成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造型生动的陶俑,仿佛看到了2000多年前盛世天府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27 幅

查看大图

27.陶说唱俑。击鼓说唱,作俳优,谐戏也。古时俳优表演者多系侏儒,“说唱俑”可称为我国谐戏之祖,惟妙惟肖地塑造了汉代四川说书艺人形象,极为传神。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成都——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第 28 幅

查看大图

28.击鼓说唱俑,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出土,以泥质灰陶制成。陶俑蹲坐地面,右腿扬起,左臂挟一圆形扁鼓,右手执鼓槌作敲击状。张嘴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

手机看图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作品简介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现有院藏文物32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2009年,四川博物院新馆落成,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展览区分为三层,一层设有四川汉代陶石艺术展。
       《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以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陶塑艺术为代表的汉代陶石艺术,是当时“厚葬”风俗的产物,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西汉中晚期,厚葬之风盛行,为画像石、画像砖的大量产生创造了条件。
网友评论(13)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
表情
   [可按Ctrl+Enter发布]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依山的天空
收藏
选择图册
9
0
13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