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1 幅
查看大图 |
1.红色“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大门,简约古朴。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2 幅
查看大图 |
2.入大门,宽敞的广场中轴线上,立一大石“甲骨文发现地”。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3 幅
查看大图 |
3.54号凹形宫殿遗址。该基址濒临洹水西岸,整体呈凹字形,缺口向东。包括南、北、西三组基址,房基构成半封闭状的建筑群,结构严谨,构思精巧,已具备了中国“四合院”的雏形。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4 幅
查看大图 |
4.公园内散落着标有甲骨文释文的巨石,添情趣长知识。左为“凤”字,远古祭师用来祭祀通神的神鸟,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头顶华冠,羽披百眼,形似今日孔雀。右是“龙”字,龙为先民想象中的神物,像大口长身的怪兽,上半部与凤首略同,下半部像巨大长身的形状。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5 幅
查看大图 |
5.大门。这扇大门是著名古建专家杨鸿勋先生根据甲骨文象形字“門”的构形和殷商纹饰设计的。门额“殷墟博物苑”五个大字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所题写。门两侧的浮雕是根据1976年妇好墓出土的龙形玉玦放大仿制而成,这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之一。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6 幅
查看大图 |
6.殷墟宫殿区。一座巨大的仿司母戊方鼎。后面是在乙组基址上复原的乙二十仿殷大殿,建筑以黄土、木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坐落于厚实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基置柱础,房架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屋顶覆以茅草,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7 幅
查看大图 |
7.殷墟甲骨文碑林。著名甲骨文专家王宇信、杨升南二位先生精选了30片甲骨,以原甲骨片形状放大成石碑摆放于这甲骨文碑林中供游客欣赏。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8 幅
查看大图 |
8.这些甲骨文的内容丰富,大多与殷代社会生活相关。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9 幅
查看大图 |
10.乙八基址。基址平面呈长方形,面向东,在基址上发现柱础石153个,推测当有三座门。基址规模宏大,反映了殷代已具有很高的建筑水平。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10 幅
查看大图 |
11.乙七基址。基址平面呈长方形,面向南,东部被乙八基址打破。在基址内发现有柱础石和祭祀坑。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11 幅
查看大图 |
12.祭祀坑是殷人在宗庙“奠基”、“置础”、“安门”和“落成”阶段,举行建筑典礼时埋入的人、牛、羊、狗等牺牲。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12 幅
查看大图 |
13.北祖宗庙祭祀坑。该组祭祀坑为殷王都大型宗庙祭祀场所。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13 幅
查看大图 |
14.共发现49座祭祀坑,含5座车马坑。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14 幅
查看大图 |
15.有201具殉人。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15 幅
查看大图 |
16.多数坑有随葬品及羊、犬等牺牲,为殷人祭祖典礼的遗迹,是了解奴隶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最形象的教科书。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16 幅
查看大图 |
17.甲骨文碑廊。总长302米,由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宇信、杨升南和中国科学院古建专家杨鸿勋参与设计,是从殷墟YH127甲骨窑穴1万余片甲骨中挑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100多块组成,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战争、农业等。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17 幅
查看大图 |
18.把甲骨文和对应释文镌刻在墙壁上,可以直观地了解甲骨文,即长知识,也是艺术的享受。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18 幅
查看大图 |
19.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殷墟车马坑。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坑和复原的商代道路遗迹。每坑葬1车,其中5坑随车皆葬两马,4坑各葬1人。经鉴定殉人中多为成年男性,另有1少年男性。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19 幅
查看大图 |
20.因为年代久远和深埋地下的原因,木制车轮已经和土质融合在一起。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20 幅
查看大图 |
21.其中展车有一个骨架被拦腰斩断,据说是为免于殉葬逃跑的车夫,被抓回来腰斩。殷代车马坑,坑内葬1车、1人、无马,2000年发现于刘家庄北地。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21 幅
查看大图 |
22.妇好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1976年发掘的一座殷代王室墓。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22 幅
查看大图 |
23.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尊立于享堂前的汉白玉妇好雕像,一身戎装,手持龙纹大铜钺,目光炯炯,不怒而威,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好”是姓,“妇”是亲属称谓。多次受命征战沙场,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三十余岁去世,庙号“辛”,后人尊称为“母辛”、“后母辛”。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23 幅
查看大图 |
24.妇好墓是目前殷墟遗址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墓葬,没有墓道,只有一个墓室,墓圹为竖井形。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24 幅
查看大图 |
25.墓室有殉人16人,并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枚。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25 幅
查看大图 |
26.根据墓中所出的铜器铭文和甲骨卜辞中的有关记载,墓主是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对于研究殷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国、礼制和铜器断代以及古代科技等问题,都有重要价值。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26 幅
查看大图 |
27.大型龙纹钺、虎纹钺。是妇好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和9公斤,可见其武艺超群,力大过人。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27 幅
查看大图 |
27.大型龙纹钺、虎纹钺。是妇好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和9公斤,可见其武艺超群,力大过人。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28 幅
查看大图 |
28.司母辛铜觥(酒器)。盖前端为一兽头,大卷角。盖面饰龙纹,龙的中脊突起作扉棱形,口向流端,身尾特长。在龙的右侧饰一虎形纹,双足前屈,长尾后垂;左侧饰虎形纹和龙纹。盖下周沿有子口,与器口相合。盖内有铭文“司母辛”三字。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29 幅
查看大图 |
29.甲骨文“妇好”。左右两边各一个“女”字,像跽坐的妇女形象,上身直立,双手交叉于胸前。中间上半部分与右边结合为“妇”,中间下半部分与左边结合为“好”。
【河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第 30 幅
查看大图 |
30.殷墟考古还在继续,考古人员正在用洛阳铲探方。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