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龙门石窟 (共P)

依山的天空 | | 2020-09-01 | 到论坛讨论 | 单张浏览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1 幅

查看大图

1.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与龙门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构成一座壮丽的门阙,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龙门大桥上“龙门”二字陈毅题。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2 幅

查看大图

2.入口“龙门石窟”郭沫若题字。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3 幅

查看大图

3.潜溪寺,建于唐代初期,因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衣纹斜垂座前。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4 幅

查看大图

4.宾阳洞,原名灵岩寺,由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宾阳南洞组成。“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始凿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 年),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文昭皇后主持开凿的皇家第一窟,用以铭记孝文帝迁都洛阳和进行汉化改革的历史功绩,也是我国正史中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5 幅

查看大图

5.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和母亲文昭皇后做功德而建,开工于公元500-523年。正壁释迦牟尼佛及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均一立佛二菩萨,造像三世佛题材,地面莲花宝池。窟顶莲花藻井、八身飞天。前壁刻佛传故事和皇帝、皇后立佛图。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6 幅

查看大图

6.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是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营建。北魏开凿,隋代完成(公元595-616年)。主佛阿弥陀佛面部丰润,唇厚,衣纹自然,流畅。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7 幅

查看大图

7.宾阳北洞。始凿于北魏,完工于唐高宗时期(650-683年),主尊阿弥陀佛,火焰纹背光繁杂而生动。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8 幅

查看大图

8.有趣的是宾阳北洞正壁主尊佛像呈现出现代人常用的“剪刀手”,其实这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双手高举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无名指与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手指屈伸同右手,掌心向下。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9 幅

查看大图

9.伊阙佛龛之碑。该碑摩崖刻于宾阳中洞与南洞之间,碑文由唐太宗时中书舍人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初唐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刻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唐楷书法之最大碑者,也是初唐楷书之精品。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10 幅

查看大图

10.“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相传陈抟老祖的手书对联,意思:伟俊哉,驰骋天下之良驹!奇逸哉,龙行江湖之英豪!字里隐意:伟哉龙门,美如良骥!陈抟人杰,何人能敌?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11 幅

查看大图

11.摩崖三佛龛。唐武周时期营造,系三世佛题材,因武周政权结束而中辍,所留下的半成品是研究雕刻工序的重要资料。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这种造像组合在中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中间主佛为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12 幅

查看大图

12.洛阳牡丹石,又名牡丹玉,墨绿色的石体上嵌有天然形成以白色、青色为主的牡丹花形图案而得名。其花形逼真,花姿百态,图案清晰,淡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13 幅

查看大图

13.万佛洞因洞内两侧雕有仅四厘米高的15000尊小佛而得名。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施“无畏印”。束腰部位四位金刚力士奋力向上的雄姿,衬托出主佛的安详。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14 幅

查看大图

14.窟顶一朵精美的莲花,周围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主佛背后雕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雕有供养菩萨,形态各异。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15 幅

查看大图

15.惠简洞,是西京(长安)法海寺僧惠简为唐高宗、武则天等皇室成员所修的功德窟。因洞内主佛及右侧弟子阿难面相酷似龙门卢舍那大像龛主佛和弟子造像,又俗称“小卢舍那大像龛”。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16 幅

查看大图

16.莲花洞。北魏孝昌年间(525-527年)所造,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名。正壁为释迦牟尼佛立像,北侧迦叶手握锡杖,似经长途跋涉。南壁上方高仅2厘米的小千佛,是龙门石窟最小造像。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17 幅

查看大图

17.上台阶就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18 幅

查看大图

18.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唐高宗初,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共有九躯大像。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19 幅

查看大图

19.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佛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发纹,眉如新月,双耳下垂,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露祥和的笑意,身着通肩式袈裟,同心圆式衣纹直铺座前。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20 幅

查看大图

20.主尊左侧是弟子迦叶,老僧形象;右侧阿难,年轻睿智。弟子两旁衣着华丽端庄矜持是两身菩萨。九躯大像的后背留有很多长方形凹孔,是宋、金时代,后人为了保护大像龛,修建木构屋檐式建筑,而留下的遗迹,后来被拆除。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21 幅

查看大图

21.再两侧分别是英武雄健的二天王。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22 幅

查看大图

22.和孔武有力的二力士。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23 幅

查看大图

23.以及那无所畏惧倾力承托的地鬼。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24 幅

查看大图

24.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而成,始凿于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洞窟,主佛释迦牟尼略带微笑,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两侧二菩萨戴宝冠、庄严文静。南北壁面的层层列龛多为追随孝文帝迁都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发愿所造。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25 幅

查看大图

25.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魏体书法代表“龙门二十品”十九品在该洞,字体介于汉隶和唐楷之间,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此洞是龙门石窟雕刻内容最丰富的的洞窟。清光绪年间,道士将释迦牟尼像改成太上老君神像,故而古阳洞又叫老君洞。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26 幅

查看大图

26.药方洞,始凿于北魏晚期,该窟因洞窟甬道两侧壁及窟门外金刚力士台座表面所刻大面积石刻药方而得名,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石刻药方,共有140余首,主治病症70多种,是我国唐代初年医学、药物学的珍贵遗存。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27 幅

查看大图

27.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28 幅

查看大图

28.参观完西区龙门山从桥上渡洛水到东岸。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29 幅

查看大图

29.隔着伊河看龙门山整个石刻群全景。

河南——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 第 30 幅

查看大图

30.隔河远眺大卢舍那像龛。

手机看图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作品简介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网友评论(48)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
表情
   [可按Ctrl+Enter发布]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依山的天空
收藏
选择图册
30
0
48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