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1 幅
查看大图 |
1.大七孔景区入口。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2 幅
查看大图 |
2.大七孔古桥并不在大七孔景区内,而是在通向“小七孔”的公路上,这是座新修的桥,旁边是游船观光码头。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3 幅
查看大图 |
3.打狗河,壮语“弯河”的意思。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4 幅
查看大图 |
4.大七孔景区以峡谷为奇,充满了神秘、奇特的色彩。长长的天神峡谷,蜿蜒在高山之间,翠林重重,绿意层叠。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5 幅
查看大图 |
5.沿着峡谷的山脚边,开出了一条通往纵深的曲折小路,河边筑有护栏,更有崎岖之境地。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6 幅
查看大图 |
6.恐怖峡吊桥。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7 幅
查看大图 |
7.恐怖峡峡谷深隧,峭壁耸立,林木茂盛,险峻异常。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8 幅
查看大图 |
8.左岸峭崖直冲云霄,峭壁上有三个深邃黝黑的洞穴,洞口绿树丛生。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9 幅
查看大图 |
9.最为奇异的是,这里不能大声呼叫,否则绝壁上的大小石块会飞溅而来,当地百姓谓之天神恼怒,因此得名“恐怖峡”。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10 幅
查看大图 |
10.想要通过,弯腰鞠躬是必须的。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11 幅
查看大图 |
11.蜿蜒的石桥连接河谷两岸。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12 幅
查看大图 |
12.天生桥。方村河伏流出露不远,有一横跨河两岸的天然巨岩,是喀斯特是貌奇观之一,古称“天生桥”,又谓“仙人桥”。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13 幅
查看大图 |
13.天生桥高约73米,厚约15米,宽约22米,这座大自然鬼斧神工凿造而成的天生桥被人们誉为“东方凯旋门”,观之令人肃然起敬,不禁为大自然巧夺天工之神力所折服。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14 幅
查看大图 |
14.巨型钟乳悬挂在路中间。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15 幅
查看大图 |
15.天生桥发育石炭系(距今360-290百万年)的灰岩和泥灰岩中。岩屋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岩层倾角56°。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16 幅
查看大图 |
16.桥下河道为第四纪晚期(距今约1.2万年)地下暗河通道。后来地壳抬升,地下河下切,地下暗河漏体规模扩大、洞顶崩塌。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17 幅
查看大图 |
17.现在所见天生桥就是洞穴顶板崩塌的残余。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18 幅
查看大图 |
18.桥脚、桥侧的裂隙石缝长出绿石草丛灌木,藤萝花卉缠裹桥身,呈天然大彩桥。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19 幅
查看大图 |
19.谷底河水流激浪涌。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20 幅
查看大图 |
20.流过洞门的水翻腾而下,形成2米高的瀑布。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21 幅
查看大图 |
21.仰视高耸的门洞,气势宏伟,洞门上横卧的山,犹如架在峡谷中的天生桥,人称“大自然的凯旋门”。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22 幅
查看大图 |
22.又似一扇为峡谷畅通而打开的山门。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23 幅
查看大图 |
23.亦若隧道,人行其中,犹如穿越隧道一般。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24 幅
查看大图 |
24.穿过洞门,上游的河流叫方村河。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25 幅
查看大图 |
25.妖风洞为喀斯特贯穿水洞,因洞口瀑布振动气流,涌出嗖嗖“妖”风而得名。洞内全黑,乱石滚滚,石硕如屋。沿河形成数处水潭、瀑布和湖泊。
【贵州——荔波大七孔】 第 26 幅
查看大图 |
26.洞穴全长3200米,最宽处114米,最窄处仅1米,最高90米,最低1.5米。形成于二百多万年以前,今日仍在继续发育中。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