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共P)

依山的天空 | | 2021-12-03 | 到论坛讨论 | 单张浏览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1 幅

查看大图

1.五十三坡。西津渡街东北处一个券门上石刻“枕江”两字,展示这里曾紧临着滔滔江水,穿过券门有五十三级台阶蜿蜒而下。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2 幅

查看大图

2.五十三坡,源自佛教典籍《华严经》里一个劝人为善的故事,为善财童子求教于53位高知者,取名五十三坡,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每上一级台阶,仿佛就是参拜了一位圣贤。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3 幅

查看大图

3.西津渡街门楼的一侧是原镇江英国领事馆,现在是镇江博物馆。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4 幅

查看大图

4.、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1858年6月26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镇江辟为通商口岸。1864年英国开始在云台山上建筑领事馆,1888年初,镇江洋捕殴毙华人,群众愤怒焚毁了领事馆及巡捕房等。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5 幅

查看大图

5.清政府屈辱侵略者,1889年赔偿重建,于1890年竣工。现存旧址就是当时重建的建筑。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6 幅

查看大图

6.、领事馆是座19世纪后半叶的拱券廊式建筑,主楼有两层,局部三层,以青砖夹以红砖叠砌,全勾白色灯草缝,砖、木、石混合结构。除主楼外,还有其他四幢建筑,分别是当时的工部局巡捕房、正副领事和职工宿舍以及各种服务设施。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7 幅

查看大图

7.、广肇公所。是古时广东广州、肇庆两府商旅来镇江经商的同乡会建筑。朝西大门,用磨砖砌成,上有挑檐,饰“五福盘寿”雕砖。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8 幅

查看大图

8.白石横额镌刻“广肇公所”四字,落款为“前护川督陈燏书”,并有浮雕砖饰“福禄寿”三星、“琴、棋、书、画”及“渔、樵、耕、读”等民间习俗装潢,大门两侧磨砖倚柱底部为石刻蝙蝠等。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9 幅

查看大图

9.二道门亦有砖雕纹饰,公所大厅面阔三间。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10 幅

查看大图

10.孙中山三次来镇江。孙中山先生于民国初年曾由上海专程来镇江考察,在公所居住一宿,与地方人士商讨整治长江和建设镇江港的计划。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11 幅

查看大图

11.欧式广场。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12 幅

查看大图

12.今日的云台山曾是古蒜山的主体部分。从云台山脚下的蒜山石崖仰望,西津古街实际上是一条依附于云台山麓的栈道,雕檐翘角的亭台楼阁仿佛是以一颗颗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为“珍珠”镶嵌在云台山麓上的精美“项链”。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13 幅

查看大图

13.巡捕房(南书房)。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14 幅

查看大图

14.西津音乐厅。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15 幅

查看大图

15.西津渡清代小码头遗址。清康熙年间始筑,同治至光绪前期,随着江淤上涨,码头改向上发展,1900年前后,码头被淤填成陆地。据考证,该码头是清代救生会、义渡局的专设码头。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16 幅

查看大图

16.透过保护的玻璃依稀可见昔日码头的遗迹。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17 幅

查看大图

17.老码头文化园雕塑《船夫》。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18 幅

查看大图

18.雕塑《骑驴上金山》。当年金山寺屹立长江边,《白蛇传》故事吸引了无数少女靓妇去金山寺进香朝拜,有从长江对面瓜州而来“渡船上金山”。随着历史的变迁,江河改道,沧海桑田,金山寺远离了江边,于是“渡船上金山”成了“骑驴上金山”。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19 幅

查看大图

19.雕塑《贩夫》。一位清朝販夫推着重载货物独轮车,艰难地行走在上坡的石板路上,这是一条被车轮磨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20 幅

查看大图

20.西津渡街,小巷直通云台山云台阁。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21 幅

查看大图

21.云台山,即古蒜山,又名算山,山巅原有云台院,故又名云台山。元代山上建银山寺,因与金山对峙又名银山。自三国至民国,云台山为军事要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22 幅

查看大图

22.云台山半山腰观景台,俯瞰西津渡古街,脚下是待渡亭。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23 幅

查看大图

23.观音洞一条街,是小码头街自待渡亭以东一段的别称,沿坡而建,数道古色古香砖砌券门。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24 幅

查看大图

24.远处小山坡叫“算山”,山顶凉亭称“算亭”,因历史上“火烧赤壁”计策在此谋划而成名。因当年山上长满泽蒜,故习惯称“蒜山”。历史上的蒜山“沦入于江”,名山成为西津渡盆景。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25 幅

查看大图

25.继续登山,远处隐约可见长江。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26 幅

查看大图

26.云台阁。坐落云台山北峰,阁体仿宋、元古建风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斗拱檐铃,体制雄伟,是镇江市古建筑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建筑,成为西津渡核心景区之一。主阁以高台为基座,高四层(明三暗四),由亭、堂、阁为一整体的建筑群。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27 幅

查看大图

27.3200.一、二层四面环以外廊,斗拱用四铺作。三、四层方形,每面三间,出平座,斗拱用五铺作,屋顶采用方尖四面出厦造。宝顶采用优质锡青铜铸造贴金的形式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28 幅

查看大图

28.廊下匾额自上而下为:言恭达题“云台阁”;米芾晚年居住在镇江曾题写“城市山林”;朱正伦题“冠山枕江”,冠山指北固山;贾玉书题“祥开蒜岭”。两边门柱上祝瑞洪撰联、朱正伦书写楹联:“来西津渡修道修儒修释一生平安幸福,登云台阁乐山乐水乐城满眼盛世风光”。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29 幅

查看大图

29.阁内是“镇江城市发展主题馆”。底层大厅高悬曹秉峰题写“吴楚胜概”匾,抱柱楹联于文清撰写“城郭千年有情天地,云台万垒无限风光”,中央是云台阁柚木卯榫结构的微缩模型。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印记)】 第 30 幅

查看大图

30.云台阁右侧萧爽轩,左侧飞花亭。

手机看图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作品简介
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离。
       元朝时马可?波罗从扬州到镇江来,也是在西津渡登岸。由此可见,至少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镇江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
网友评论(38)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
表情
   [可按Ctrl+Enter发布]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依山的天空
收藏
选择图册
27
0
38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