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焦山(上) (共P)

依山的天空 | | 2021-12-27 | 到论坛讨论 | 单张浏览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1 幅

查看大图

1.焦山耸峙于江心,犹为“中流砥柱”、“镇江之石”,山寺隐约,林木苍翠,水域广阔,环境幽美,宛若人间仙岛在水中缥缈。需乘坐轮渡进山。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2 幅

查看大图

2.登岸后,迎面是一座仿明清风格的牌楼,高12米,四柱三门,飞檐翘角。还有照壁、山门殿、钟楼、鼓楼、焦公亭、茗公亭、荷花池等。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3 幅

查看大图

3.牌楼正面额枋“焦山胜境”,是焦山定慧寺原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题。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4 幅

查看大图

4.背面额枋“汉晋遗风”,原金山江天禅寺住持、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慈舟书。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5 幅

查看大图

5.照壁,上刻“庄严国土”,两边是“双龙戏珠”镂空砖雕。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6 幅

查看大图

6.定慧寺山门殿。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7 幅

查看大图

7.门旁左右悬挂着清代光绪年间巴州廖伦所写的一幅楹联“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8 幅

查看大图

8.山门殿内供奉弥勒佛。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9 幅

查看大图

9.钟楼,供奉地藏菩萨。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10 幅

查看大图

10.鼓楼,供奉观音菩萨。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11 幅

查看大图

11.定慧寺天王殿前三座桥,中间定彗桥,东西两侧是建有四角攒尖顶方亭的“吉祥桥”和“如意桥”。东为焦公亭,为纪念汉代隐士焦光而建。西为茗公亭,为纪念定慧寺主持茗山法师而建。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12 幅

查看大图

12.定慧寺老山门“不波亭”是“海不扬波”亭简称,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门前一对石狮是明代原物。老山门位于水边,修有码头,当年人们要进寺在此下船登岸。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13 幅

查看大图

13.定慧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原名普济禅寺,为焦山最大寺院,寺院几度兴废,清代康熙南巡来游焦山时将寺名改为定慧寺。寺庙现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前有天王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藏经楼、斋堂、念佛堂、方丈室等,是江南佛教胜地之一。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14 幅

查看大图

14.重建于1990年的天王殿,檐下正中悬挂“定慧寺”横匾,正面墙上嵌有“横海大航”篆体大字,寓意有“江中浮玉”之称的焦山岛像海洋中一艘大船,乘风破浪,渡众生到幸福彼岸。殿前两株银杏树已有四百余年。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15 幅

查看大图

15.御碑亭。位于天王殿东前侧,原有两座,现仅存东御碑亭,四角攒尖方亭。亭内石碑正面刻乾隆第一次南巡(1751)作《游焦山歌》,背面刻第三次南巡(1762)作《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碑四周及底座镌刻九龙云水深浮雕。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16 幅

查看大图

16.乾隆书法取法赵孟頫、董其昌。诗中乾隆将金山、焦山两处风景加以比较:“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偃卧东床袒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认为就山水本色来说,焦山更胜金山一筹。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17 幅

查看大图

17.纪念焦公的三诏坊石牌坊。后侧财宝天王殿,供奉六位护法神。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18 幅

查看大图

18.天王殿西侧长廊,壁上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浮雕图。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19 幅

查看大图

19.华严阁。面临大江,背倚峭壁,是一座两层楼临水建筑。华严阁是赏月的好地方,“华严月色”是焦山最富诗意的十六景之一。旁边有焦公纪念堂,为纪念东汉隐士焦光而修。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20 幅

查看大图

20.西南角临江处塑有释迦牟尼佛和十八罗汉像。由此登山。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21 幅

查看大图

21.摩崖石刻(六朝-民国)。绵延150余米,现存石刻80余方,其中著名的有大字之祖六朝摩崖石刻《瘗鹤铭》(已移至碑林);唐《金刚经偈句》;宋米芾、贺铸、陈安民、陆游、赵孟奎、吴琚等题诗题记;明清方豪、洪亮吉、陶澍、康有为等题记。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22 幅

查看大图

22.浮玉岩。“浮玉”二字宋书法家赵孟奎所写。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23 幅

查看大图

23.陆游与游人踏雪寻访《瘗鹤铭》留下的题名石刻:“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隆兴甲申闰月二十九日,踏雪观《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归。明年二月壬午,圜禅师刻之石,务观书。”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24 幅

查看大图

24.清末做过浙江省湖州德清县县令的周•蕴辉题刻“松鹤精神”。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25 幅

查看大图

25.中国律师协会在1920年为废除帝国主义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大声疾呼,到处奔走时,路过焦山留下的题名石刻五言诗:“为废不平均,呼号满神州,来此暂偃息,行作世界游。”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26 幅

查看大图

26.御碑亭。内竖一石刻,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题《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七律一首。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27 幅

查看大图

27.三诏洞,又名焦公洞,洞前沿山筑屋一间。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28 幅

查看大图

28.洞中有焦光塑像一尊,身着隐士服,穿草鞋,手执书卷,神态怡然。相传东汉末年,焦光不愿为官隐居洞中,汉帝闻其学问高深,三下诏书,均被托词谢绝,世称“三诏不起”,故洞名三诏。后人将樵山易为焦山,以示纪念。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29 幅

查看大图

29.塔林。

江苏——镇江焦山(上)

【江苏——镇江焦山(上)】 第 30 幅

查看大图

30.壮观亭。又名坚柏亭,明天顺八年(1464)镇江知府姚堂初建,亭名取自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诗意。正德三年(1508)重建。清代乾隆年代改建。亭为六角,茗山题“壮观亭”,柱上刻有三副楹联,极富文采地描绘焦山景色气势。

手机看图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作品简介
焦山是“镇江三山”名胜之一,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因东汉焦光隐居山中,汉献帝“三诏不出仕”而得名。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正所谓“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中浮玉”之喻。
焦山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和气势磅礴的摩崖石刻,使焦山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书法之山。
网友评论(53)  *由于系统升级,摄影部落2016年前评论内容将暂时不显示
表情
   [可按Ctrl+Enter发布]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依山的天空
收藏
选择图册
30
0
53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