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张简介:
2009年12月20日,位于北京昌平区十三陵地区的“王承恩墓”发现其墓碑中部一个被砸痕迹,鄙视并谴责这种破坏文物古迹的卑鄙行为。
关于王承恩的有关资料注:(来自网络)
与刘瑾、魏忠贤相比,王承恩的殉葬光辉的多。在一个朝代即将覆亡、几十万人“解甲”的时候能够护佑君主,不畏强敌,这表现了强烈的忠贞性格。于是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意义。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江山风雨情》王刚饰演王承恩则充分的展现了这个意义。偌大一个北京城、偌大一个皇宫只有白发飘飘的王承恩力护君王的一刻,谁还会想到他仅仅是一个年老的太监。
满清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旗号入主中原。清第一个皇帝顺治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守护”皇陵。
回顾这段历史、感受悲壮。
现存的王承恩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王承恩墓坐西朝东,东侧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由吴下倪钦题行书刻“王承恩墓”。此碑最令人称道之处是其基座四周浮雕十分生动,表现题材为“龙马负书”、“犀牛望月”等神话传说。第二通碑高4米,螭首龟趺,碑首有“敕建”字样,碑文800字,为清顺治帝(顺治17年)亲自撰写。紧靠墓前的碑高2米,螭首方趺,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顺治二年营建思陵时,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撰写的。
在当时的大臣里面就流行这样一句话,论奸,当朝无人能奸的过他王承恩;论忠,也无人能忠的过他王承恩.我是这样理解王承恩的奸和忠的:王承恩的奸不是奸臣的奸,而是贼,聪明.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会来事,会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