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电脑网  |   数码相机 >  样张库 >  那坡红彝村

那坡红彝村

( 1 / 10 ) 湘子木易 设置为精华
那坡红彝村

那坡红彝村 第 1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尼康 D800 查看高清样张图
  • 那坡红彝村 1/10
  • 那坡红彝村 2/10
  • 那坡红彝村 3/10
  • 那坡红彝村 4/10
  • 那坡红彝村 5/10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

样张简介: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全国彝族有700多万多人,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内。广西彝族人口2007年仅为7500多人,主要分布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德峨、克长、者浪、岩茶等4个乡的10多个村,和那坡县城厢、百都、下华3个乡的9个村寨,余者居住在西林、田林县内。

广西彝族是在不同时期从滇黔等地迁来的,何时迁入,说法不一,但至迟在明代初年已 陆续迁入隆林等地,至今已有六百多年。

广西的彝族,按当地习惯说法,可分为黑彝、白彝、红彝三种(这里主要是按衣饰分, 而不是等级意义上的黑彝、白彝之分),居住在隆林、西林县(自治县)的彝族基本上是黑彝 。他们一部分来自滇西,一部分来自云南的东川、会泽、曲靖一带,经黔西南迁入隆林、西 林。其语言、衣饰、习俗与四川凉山、黔西北、云南楚雄和大理等地的彝族相近,如尚黑色 ,男子头扎“英雄结”,身披“擦瓦尔”,女子着右衽滚边上衣、长裙,过火把节等。但现 在隆林这部份彝族,原来的服饰、节日习俗有的已变化,与当地壮、汉族相同,语言仍与川 、滇、黔的彝族相同。

居住在那坡县的大部分彝族(如达腊、念华、者祥、坡报等村屯)是白彝,由滇南一带迁 入。 他们的语言、衣饰、习俗与滇南富宁一带彝族相同,尚白色,主要衣式为白衣(虽绣有各色 丝线图案,但不掩白底色)、黑裤加黑头帕、花头格巾和绑腿,妇女腰佩大黑腰环。最隆重 的节日为跳公节,不过火把节。该地彝族与隆林彝族语言、衣饰、习俗都差别很大。

居住在那坡县的坡伍、坡康、达汪等村屯的人数不多的部分彝族是红彝(又叫花彝),之 所以叫红彝,据说是因为衣着花红且喜欢“吃红”,如过年节用猪血、鸡血染红糯饭,喝生 血等。这部分彝族操另一种口语方言,与黑彝、白彝言语不相通。

彝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广西彝族使用彝语,多数兼通汉语,也懂附近的民族语言, 如苗语、壮语等。彝文只有个别摩公识得少许,基本不使用。

朋友红蓝子留言:
红彝据说在彝族之中属于一个特殊阶层:祭司。红彝的孩子教育水平和精神面貌相对很好。

【广西乡村行-9】
摄于:2014-02-14
上传:2014-03-16

本组作品使用相机
尼康 D800 已停产
相机类型:单反数码相机
变焦倍数:视镜头而定
液晶屏尺寸:3.2英寸
有效像素:3630万像素
传感器尺寸:35.9×24.0mm
更多参数>> 
本相机网友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