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烽燧遗址--山丹军马场3 第 2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佳能 EOS 20D | 查看高清样张图 |
明代烽燧遗址--山丹军马场3 第 3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佳能 EOS 20D | 查看高清样张图 |
明代烽燧遗址--山丹军马场3 第 4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佳能 EOS 20D | 查看高清样张图 |
明代烽燧遗址--山丹军马场3 第 5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佳能 EOS 20D | 查看高清样张图 |
明代烽燧遗址--山丹军马场3 第 6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佳能 EOS 20D | 查看高清样张图 |
明代烽燧遗址--山丹军马场3 第 7 幅
曝光: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补偿: 相机: 佳能 EOS 20D | 查看高清样张图 |
样张简介:
明代烽燧遗址--山丹军马场3
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燧),夜间来犯就点火(烽)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t望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自汉元鼎四年(前113年),山丹军马场汉阳大草滩设牧马苑起,为防外敌入侵,陆续修筑烽燧,至明代时成今日规模。自大马营向南,每10华里有烽燧一座,至祁连山下白舌口(白石崖口),共七墩。东南行,每5华里有烽燧一座,即五里墩至八个墩(四十里墩)。沿西大河两岸从东到西有塌墩子、立木头墩、墩子洼、双墩子等。自大马营西行有半截墩、干涝池墩、朱山子墩等,现山丹军马场有17处烽燧。
之前在这个烽燧边去过两次,光线不好一直没拍,只是看了一下拍摄位置。昨天下午雨后初晴,偶遇美丽的晚霞,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