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wang57

luwang57.photo.pconline.com.cn [复制]

2018、12、29鸳鸯果干制...

( 1 / 12 )
展开全部作品 |  评论(14) |  支持← →键盘翻页
2018、12、29鸳鸯果干制作

2018、12、29鸳鸯果干制作 第 1 幅

曝光:Auto exposure  光圈:F5.6  快门:0.01 sec  ISO:8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 2018、12、29鸳鸯果干制作 1/12
  • 2018、12、29鸳鸯果干制作 2/12
  • 2018、12、29鸳鸯果干制作 3/12
  • 2018、12、29鸳鸯果干制作 4/12
  • 2018、12、29鸳鸯果干制作 5/12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
拍摄主题:纪实 拍摄地点: 拍摄时间:
作品性质:原创 所得票数:30 点击次数:1191

作品概括: 拍摄地点:福建省宁德市鸳鸯溪畔的屏南县。
    家乡有一种覆盖较广的灌木,地方俗名叫:苦槯柴, 她结的果实俗名叫苦槯,学名叫橡果。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壳斗目、壳斗科、栎属、中文学名橡果树。橡果:,含淀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实、橡子、橡栗。橡树、栎树的果实,长圆形,含淀粉和少量鞣酸,外壳可以制栲胶,又被叫做橡实、橡子。有的地区叫做橡碗子。橡子主要产于我国的鄂东山区。 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含有丰富的淀粉,含量达百分之六十左右。既可食,又可作纺织工业浆纱用的原料。橡果是人类早期最主要的食物之一。也可制成橡子面。我们家乡有鸳鸯,鸳鸯喜食该果实,这种果实长在树上,一般都是2个、4个、6个抱着一团,一小撮一小撮的长在树梢上,就像鸳鸯一样成双成对,所以这种果实在我们家乡又美称鸳鸯果。
    文革期间我辍学了,常常上山摘橡果,观看母亲制作橡子面、片的过程,现在还记忆犹新:1、从山上将橡果摘回;2、用水浸泡数十日,去除可溶性的涩性物质;3、晒干;4、去掉硬壳;5、把果肉水浸泡数日,再去可溶性涩质;6、待果肉较柔软时水磨成悬浊液,水磨粉质更细强于干磨粉质较粗,用大量水浸泡,再除可溶性涩质,沉淀后去除涩质水,把表层的精粉取出晒干即得橡果粉;把中下层的含杂质较多的淀粉再用大量水制成悬浊液、沉淀、去水、取精粉,余下的粗粉再水虑……,最后去掉粗渣。7、煮一锅水,待其稍滚烫时倒入适量的橡果粉(也可以是预先制成悬浊液),温火煮并搅拌均匀,等到变稠凝固后,取出放入容具中凉;8、待定型后切成块状、也可用刨刀刨成细丝和粗丝状晒干即成。
    六、七十年代采摘橡果、制橡果干是为了充饥。改革开放后采摘橡果、制作橡果干是为了挣钱。
     家乡橡果干100元/每斤左右,全天然的绿色食品。

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 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 )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