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糯米酒鬼

507125361855626.photo.pconline.com.cn [复制]

赣南燕翼围

( 1 / 15 )
展开全部作品 |  评论(11) |  支持← →键盘翻页
赣南燕翼围

赣南燕翼围 第 1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14  快门:2.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 查看原图

  • 赣南燕翼围 1/15
  • 赣南燕翼围 2/15
  • 赣南燕翼围 3/15
  • 赣南燕翼围 4/15
  • 赣南燕翼围 5/15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
拍摄主题:风光 拍摄地点: 拍摄时间:
作品性质:原创 所得票数:6 点击次数:537

作品概括: 燕翼围距今历史已有320多年,由龙南县杨村先辈赖上拔始建。燕翼围这一名字是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的“燕翼”二字,有深谋远虑、荣昌子孙的意思。
    围内的遗老遗少们则相传,祟帧年间,赖上拔因做生意家道殷实,附近的土匪意欲打劫,上拔闻讯后便躲避在黄塘村亲戚廖子敬的围子里,不料廖也见财忘义,图谋派人刺杀他。赖上拔觉察后,便与贴身长工“孝牯仔”互换衣服,结果廖误杀长工,赖则得以逃脱。经此事故,上拔饮恨思痛,念及“高筑墙,广积粮”的古训,使萌生了回村建围的构想。
    规模宏大的燕翼围,一共分为四层。每层的高度大约为15米,且每层都固定有32个房间。为了居住在围屋内的客家居民保持团结性和协作性,围屋的每层除了房间之外,还穿插建有过道、回廊、楼梯等建筑结构。每层均筑有相通的“走马廊”,且层与层之间也能相互连通。围屋共4层,每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围屋的第一层是膳食处,专门负责屋内人吃饭以及动物饲养等;第二层和第三层是居住区,围屋内的男女老少都在这里居住;第四层则是战楼。
    燕翼围只有一扇围门,朝西北方向开。门头饰有门罩,上额匾刻“燕翼围”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据悉,这是清代道光年间殿试钦点探花周玉衡所书。整个围屋的设计十分巧妙,围门就是其中的一处。围门共有三重,第一重是包铁皮的厚重板门,门顶上留有一个防火攻的漏水眼;第二重则是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闸门;第三重才是平时使用的生活便门。
    燕翼围对外是不设窗户的,偌大一座围屋,只有一个入口,只有一个木板楼梯可供上下,并且只能到三楼。因为四楼是军事据点,如果敌人冲进围屋,可将通向四楼的爬梯口守住,这样就可以延长战时以待援兵。为防止久围长困,在围屋的四角还构建了排污通道,可从此排泄粪便污水。由此可见,燕翼围的建造设计十分精巧周密。
    燕翼围之所以具有这么强的防御性,除了它的建筑结构固若金汤之外,里面还有一处可以用来食用的内墙。这堵内墙是由制成砖块状的红薯粉砌成的,宽约0.3米,与围屋最高处的外墙融为一体,从外形上看与其它墙体并没有分别。一旦围屋因被困时间长而缺粮时,即可将这些特殊储备的粮食取来应急。这种特殊方式储藏的粮食可供围内人食用半年以上。

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 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 )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